当前位置:
(9月30日,祁阳市陶铸广场,唐高峰在检查盆栽花卉。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跃兵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唐书东 刘志军
【小康指数】
祁阳市观音滩镇沿沽村,今年43岁的村民唐高峰一生不平坦:7岁时,父亲入狱;9岁时,母亲触电身亡;15岁那年,与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去世。2003年10月,他本人又因病导致神经性耳聋,成为听力三级残疾人。然而,唐高峰自强不息,成立劳务公司,组织农民群众开展“滴滴务工”,先后帮助50多户贫困户脱贫,不少农民群众年收入达4万多元。去年,他实现纯收入20多万元,建成建筑面积630平方米的别墅。
【圆梦故事】
9月30日,秋高气爽,祁阳市陶铸广场花团锦簇,一派喜庆气象。
唐高峰再次逐一认真检查广场上摆放好的盆栽花卉,查找其中还有哪些瑕疵,这是他的劳务公司的“作品”。公司每次完成工作任务后,他都要严格追踪检查和服务。
质量高,跟踪服务好,这是大家对唐高峰劳务公司的共同评价。他告诉记者,这几天,公司正组织农民兄弟前往广东东莞、江西南昌、云南昆明等地务工。
唐高峰劳务公司的运营模式是,员工们平时在家务农或照顾家人,接到公司的用工消息或电话后,参加劳动获得报酬,实现增收。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类似于“滴滴打车”,被大家称之为“滴滴务工”。
这几年,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带动大家脱贫致富,这如同摁响着欢快“滴滴滴”声的小康生活快车,正向着唐高峰和他的农民工兄弟们急驰而来。
路途偶遇,成立劳务公司
2007年,唐高峰因患耳聋,在广东不好找工作,便决定与妻儿一道回乡种菜。
回到家,祖传的两间土砖房已经倒塌,他们一家4口只好租借在邻居的一间瓦房里。唐高峰和妻子唐冬芳起早贪黑,精心管理3亩蔬菜,饲养生猪,好不容易生活有了点起色。没想到,2011年,他们饲养的6头肥猪,眼看即将出栏,却因感染口蹄疫被消毒扑杀,导致他们欠下1万多元债务。2012年,唐高峰被自己家的三轮摩托车压住,受伤后10个月无法干活。2014年,他们一家4口被列为贫困人口。
得知唐高峰家的情况后,当地政府和爱心人士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慢慢渡过了难关。唐高峰也没有消沉,他努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他坚信,只要不服输,扎实肯干,生活总会好起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2018年3月12日,春雨淅沥,唐高峰在祁阳市城区卖完蔬菜后,驾驶三轮摩托车返回,路过正在修建的祁冷公路,发现偌大的工地上,只有10多名工人在人行道上植树。
工地上怎么人这么少,他们还需要劳动力吗?唐高峰心想,立即找到工地负责人询问。
没想到,对方正为找不到劳动力而苦恼,工地负责人告诉唐高峰,他们正在赶工期,需要大量劳动力,付给工人的日工资是每人120元;另外,如果他带劳动力过来,每介绍一个劳动力,有10元的信息费。
听到这,唐高峰还是有些不放心,提出要每天结算当日工资。对方当即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唐高峰带领本村21名劳动力赶到工地,大家认真干活,下午即结算了工资。唐高峰也收入210元。
一周后,工地如期完工,唐高峰等人认真工作的态度,得到施工方信任。施工方不但经常请他们干活,还给他们介绍了不少公司的活。
2018年3月,唐高峰成立劳务服务公司,人员从当初本村21名村民,发展到有周边乡镇、村组和邻县区的农民群众参加,共418人。
打造品牌,大家同奔小康
公司发展了,如何抓好管理?唐高峰说,他要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劳务品牌。
唐高峰解释,人无我有,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培育出技术全能的员工,一到工地,人人都能够立即投入工作,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人有我优,是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责任心、责任感,干每一份活,都要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思考问题,珍惜用人单位的每一件材料,努力做到零浪费;当天工作完成后,主动收纳剩下的材料,集中放好,还要把工地打扫得干干净净。
为此,唐高峰把大家分成30个工作队,层层考核,如果谁被用人单位投诉3次,立即要求其结算工资,予以辞退。
祁阳市某园林公司是唐高峰的老客户,公司负责人黄友兴对他们的服务质量评价很高。他说,这几年,他们请唐高峰公司栽花种草,苗木、草皮,基本都是零损失。
唐高峰劳务服务公司的业务迅速发展,营业额年年增长。唐高峰实现从贫困户到公司负责人的“华丽转身”,全家于2019年脱贫出列,还带领400多名农民兄弟共同努力奔小康。去年,公司发给员工工资近1000万元,公司纳税31万元。
■圆梦感言
面对逆境不放弃不抛弃
唐高峰
回首创业路,我深切感受到,尽管生活坎坷,但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坚定信心,勤奋努力,希望之门总会向有准备的人打开。
我能有今天,首先得感谢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同时,面对逆境我自己从来就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特别是后来我抓住机遇,开始组织农民兄弟开展“滴滴务工”,并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劳务公司,让我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
机会来之不易,来了就一定要好好珍惜。我有信心把劳务公司做大做强,带领大家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使大家在实现小康生活基础上,日子越来越好。 (刘跃兵 整理)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10月8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