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如何高质量推进湖南文化强省建设?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2021-09-02 07:15:46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戴蓉] 字体:【

导 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标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总指引。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拥有璀璨夺目的湖湘文化、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当代文化,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战略性工程。

如何高质量推进湖南文化强省建设?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在保护和发展中传承湘江千年历史文脉

文伟

奔腾不息的湘江,流淌着澎湃的人文之魂和血性之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此写下人生最后诗句,诗圣杜甫留下数十首不朽诗作,坐落湘江之畔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传出琅琅书声;红色革命浪涛从这里汹涌而出,一代代湖南人在湘江浸润的热土上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应加快推进湘江流域文化产业带建设,保护和发展好湘江千年历史文脉,擦亮湖湘文化名片。

统筹谋划,绘就传承湘江千年文脉“新蓝图”

全面推进保护和传承湘江千年文脉建设,须把准方向,统筹谋划好传承湘江千年文脉“新蓝图”。

统筹谋划湘江千年文脉保护传承利用规划。从湘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河道水系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城乡区域统筹协调、文旅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谋划,重点设计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文化旅游融合提升等工程,科学划定湘江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将它们纳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形成湘江文化保护传承全省“一盘棋”格局。

统筹谋划湘江生态带建设。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推进长江干支流沿线治污治岸治渔”要求,修订完善河道清淤、污水截流、水体净化、水源补充、堤岸加固、沿河植树造林等湘江流域生态修复方案。统筹做好立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国土空间管控、联合执法,以及退捕渔民社保及转产安置等工作,抓好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为湘江文化旅游带建设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统筹谋划湘江文化旅游带建设。对湘江沿线市县(区)文化遗产进行全面勘察摸底,加强重要文物考古、研究和认定,做好各类遗产整体性、抢救性、预防性保护。在此基础上,以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文化等为主线,挖掘湘江沿岸线及洲岛资源,整体规划若干个名城、名镇、传统村落、考古遗址、国家森林公园等湘江文化公园主体功能区,串联起沿岸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筹措资金,加固支持传承湘江千年文脉“资金链”

传承湘江千年文脉建设须高标准大手笔,应着力把资金筹措这个保障性问题解决好,以资本力量推动文化建设结出硕果。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功能。积极争取把传承湘江千年文脉建设列为国家级文化建设支持项目,争取更多中央财政支持;将传承湘江文脉建设资金纳入省政府和湘江沿线各市县(区)政府财政预算,以财政资金撬动更多金融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从全省层面整合各渠道文化建设资金,统一集中使用在相关重大建设“刀刃”上。

充分发挥湘江文化旅游发展基金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设立湘江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成立湘江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联盟,通过合伙制形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对传承湘江千年文脉建设投资,打造集景观、文旅和经济发展为一体的湘江文化旅游带。

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聚合效应。创新融资模式,通过发行传承湘江千年文脉建设地方专项债券方式筹集建设资金;鼓励采用 PPP 等建设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发挥好社会资金聚合效应,使传承湘江千年文脉建设获得更多资金支撑。

借力融媒体,打好传承湘江千年文脉“网红牌”

借助“互联网+”模式,既能以新媒体形式展示湘江千年文化,又能带动湘江沿线文化遗产成为“网红”。

唱响湘江“千年文脉”品牌。利用各类融媒体平台,开展“千年文脉”品牌设计与宣传,通过图片、文字、影像、语音等形式整合湘江千年文化,形成全新的、综合性的产业形态,更活态、立体地展现湘江千年文脉魅力,提升湘江千年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塑造地域文化遗产品牌。坚持以湘江为主轴,线性整合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永州、娄底、邵阳、岳阳等9市67县市区的文化遗产,推动湘江流域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板块化发展。广泛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4K/8K超高清等现代科技,使湘江沿线古老的文化遗产鲜活起来,提升大众的认可度和赞誉度。

擦亮湘江文化旅游创意品牌。以湘江千年文化为主线,着力开发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农耕体验为主体的多元化湘江文旅产品体系;着力打造沉浸式、场景化、互动式的湘江文商旅项目。比如长沙铜官陶城使千年窑火与黑茶文化、时尚元素、互联网社区碰撞出沉浸式文旅体验魅力,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和文化新地标。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让“数智+湖湘文化”成为文化强省建设新引擎

彭昊 何迎芳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湖南“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构建数字视频全产业链”。面对文化产品需求日益多元化、细分化、个性化的趋势,我省应在新一轮数字大潮、智慧浪潮中抢抓先机, 强化数智创新,让“数智+湖湘文化”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引擎。

守正创新,激活“数智+湖湘文化”潜力

“数”与“智”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引领新时代的显著特征,应在数智赋能湖湘文化传承上精准发力。

聚焦“数智+湖湘文化”的内涵凝练与凸显。依托湘学、楚文化、汉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等研究解码湖湘文化基因,借助数智化大力开发集绿色山水之风情、古色文化之雅致、红色革命之颂歌为一体的湖湘文化,重点围绕打造“湖湘风华”“锦绣潇湘”等品牌创造更多数智化产品。

培育“数智+湖湘文化”市场主体。大力推进长沙媒体艺术之都、国际新型影视创意中心、动漫游戏创新基地、全球创意烟花设计基地和现代创意设计集聚区建设;支持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V谷”;推进国家和省级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完善配套机制;举办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等活动,加快数智创意发展,培育一批创意空间和创客群体。

推进“数智+湖湘文化”技术研发与应用。发挥文化和旅游部“数字文化创意与智能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落户湖南等优势,加快数智化转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应用,鼓励通过许可、转让、入股等方式推动技术要素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转化。

内引外联,拓展“数智+湖湘文化”张力

“数智+湖湘文化”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可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是孕育万亿级产业的巨大蓝海。

推动“数智+湖湘文化”产业融合。推进数智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农业、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数智化文化产品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结合。可借鉴黄龙洞景区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三湘印象“文化+地产”等项目经验,打造数智湖湘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餐饮等文化产业新业态,推动我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延伸“数智+湖湘文化”产业链。加快数智化文化产业链建设,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文化产业链体系。比如建设“数智+演艺”平台,促进戏曲、民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发展“数智+会展”新模式,实现云展览、云讲解、云洽谈、云签约。

开发“数智+湖湘文化”原创IP和沉浸式体验。在各类“文旅+”产业融合示范项目(基地)中,推出一批以长沙非遗文旅推广大使“星瞳”为代表的示范型文旅融合IP;引导和支持虚拟现实、5G+4K/8K超高清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举办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活动,开发一批以《帛画奇境》《关公战长沙》《寻楚记》为代表的沉浸式体验产品,提升对湖湘文化准确、高效、向善、唯美、有趣的传播。

协调发展,凝聚“数智+湖湘文化”合力

以数智化助推文化强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平台建设、技术研发、资源设计、人员管理等工作上做到分工明确、人才到位,才能汇聚强大合力。

持续打造“数智+湖湘文化”服务新平台。推进省市县媒体深度融合,促进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让新媒体平台更年轻化、更具“圈粉”力;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下,加快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积极发挥我省红色文旅信息化平台暨“潇湘红”APP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湖南公共文旅云”服务平台。

稳步推进“数智+湖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云、网、端”基础设施,打通“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智能化计算”数字链条;结合我省新基建和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数字文化场馆建设工程;运用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文化生产和数字消费提供云服务,推进数智“文化+”设备及应用开发。

不断优化“数智+湖湘文化”生态体系。促进形成政企多方参与、高效联动、信息共享的治理体系,加强数智化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依托国家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和相关高校加强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和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加快数智文化产业国际化交流和人才培养。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用好湖湘“和”文化资源

董正宇 刘克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放眼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和”文化芳草深深根植,传承有序、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一方面,“和”文化源远流长,是湖湘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湖南是多民族聚居省份,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和善相安。比如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寨子寨门上悬挂“里仁为美”字匾,教育人们和睦相处、和顺相生,是和衷共济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近现代从战争文化转化而来的和平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在整个抗战期间经历了“六次会战”洗礼,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遍布三湘大地,芷江受降更是见证了人类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彰显了湖南人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顽强精神和责任担当。

湖湘“和”文化资源为湖南打造新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丰厚营养。目前,对湖湘“和”文化资源的运用,存在传承开发不够、产业带动不足、品牌特色不显、消费需求不旺、资源配置不优等情况,应以更有力措施加以提升和优化。

注重传承开发,着眼产业带动。应把对“和”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开发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来抓。一是科学论证。组织历史、考古、文博、旅游和文化产业等领域专家,对全省各类“和”文化资源进行专题调查,在明确分级基础上提出科学可行的传承开发方案。二是深化提质。注重对现存“和”文化资源加以保护,通过多渠道宣传,引入各方力量开展建设,如按原貌修复修补、新建纪念园(馆)、整治周边环境等,推动“和”文化资源场馆提质升级。在明确区域整合、主题整合、线路整合基础上,完善综合配套政策供给,为“和”文化产业的提质发展提供持续保障。三是做强产业。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加盟开发,拓宽融资渠道,改变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扶持一批有实力企业推动“和”文化与旅游、商贸、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融合,实现“和”文化产业升值。

聚力市场建设,打造文化品牌。用好“和”文化资源、助推文化强省建设,需要加强“和”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建设,完善供给和消费体系,发展特色鲜明、深入人心的“和”文化产品品牌。一是在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上下功夫。通过挖掘、整合、开发“和”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善用市场化思维抓发展,不断拓展其蕴含的价值,形成“和”文化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在产业化发展中促进“和”文化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产业有效增值。二是在培育消费群体的文化自觉上下功夫。利用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让“和”文化深入人心,培养群众的文化自觉,引导群众健康合理消费“和”文化产品、设施、服务,促进“和”文化建设。三是在培育有特色的产品品牌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和”文化产业、产品的品牌建设,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提升“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形成一批体现资源优势、引领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比如“侗歌”食用油等工、农业产品可采用我省具有地域特色的“和”文化元素来命名,推动“和”文化产品实现品牌化发展,进而打造“和”文化产业集群。

立足整体思维,谋取联动效能。应以湖湘文化为底蕴,全面布局、一体推进,做好“和”文化的传承发展。一是打破时空束缚。在地域整合上,既要考虑城市的依托性,也要避免简单的“城市中心论”,同时顾及各区域特色;在主题整合上,既要考虑不同文化积淀、民俗民风,也要考虑对自然景观及其他优势资源的依托,突出民俗和谐、传统和谐、和平文化等三个系列。二是注重联动。在“和”文化资源发掘上突出“广”和“深”,做到全面、均衡发展,比如吸纳引导当地村民广泛参与围绕“和”文化旅游而发展起来的各行各业;在“和”文化资源整合上突出“精”和“细”,抓住重点、选准亮点、推出精品、实现突破,应以长沙、常德、衡阳、怀化等城市带动全省开发富有“和”文化特色的产品。三是优化体制机制。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和”文化资源挖掘、整合与开发利用的政策保障体系、技术保障体系、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进一步用好湖湘“和”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作者分别系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

坚定文化自信 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郭铭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2021年,湖南将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文化强省建设有了更高层次、更具体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准确把握这一发展阶段文化建设新内涵、新特点基础上,明确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及目标,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厚植红色文化情怀,夯实文化强省建设根基。湖南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应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红色文化情怀,夯实文化强省根基。一是高位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将厚植红色文化情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切实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消极影响。二是多措并举,推动红色资源保护提质升级。湖南红色资源富集,每一处都铭刻着深沉的红色记忆,都跃动着忠诚不渝的红色基因。应通过保护修缮、文化发掘、环境提升、设施配套等,进一步做好红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让红色文化成为讲透历史事件、还原历史面貌的生动注脚。三是创新驱动,促进“红色+”融合发展。应创新性转化红色资源,打造具有鲜明湖湘特色的红色文创品牌;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旅游精品项目以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把红色故事融入到各级学校的网络平台、媒介资源之中;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深受群众喜爱的红色文艺精品力作,借助5G、视频直播、VR、大数据、AI等新技术,让更多红色资源得以数字化呈现、情景化表达。

强化文化管理措施,提供文化强省建设保障。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征程,不仅要求层次更高、视野更宽,而且要求力度更大、程度更深,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突破性硬措施。一是行业壁垒要有新突破。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前提下,让文化要素、文化资本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下有效地进行流动和聚集,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兼并联合、文化产业集团上市融资等做好服务,让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力焕发新的活力。二是投入保障要有新要求。各级政府应合理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确保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文化事业引导资金额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和重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出台并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出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具体办法等。三是法治建设要有新高度。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文化法律法规基础上,应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探索制定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政策与法规,培育健康理性的文化消费观念,为新常态下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和运行轨道。

促进文化产业升级,打造文化强省建设高地。实现湖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着力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找准切入点,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地”。在行业布局上,进一步巩固和升级电视、出版、动漫、演艺等优势,并推动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网络数字文化等成为新增长点;在地域布局上,整合长株潭三市和省直资源,建设文化精神富集区和文化经济聚集区;将大湘西、大湘南、环洞庭湖和湘江流域建设成为特色文化城乡、文化经济带。二是抓住关键点,打造“文创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高地”。借助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学科、人才、平台等优势,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探索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服务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统筹;加大对科技企业的调研走访,摸排企业技术需求,组织企业与科研院所对接互动,设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等;组建两院院士、高校教授、科研院所研究员等参与的专家咨询团,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智力支撑。三是把握着力点,形成“中国文化的形象高地”。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坚持“湖南元素”、嫁接“国际表达”,把“湖湘特色”和世界潮流结合起来,策划制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又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的文化产品,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坚持“借船出海”和“出海造船”,建设文化交流传播开放平台,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律的营销方式,提升文化话语权。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发展民族民间舞蹈 为文旅产业添彩

高洁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湖南“十四五”规划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文旅大省,湖南在推动湖湘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尤其在深入挖掘民族民间舞蹈的产业价值、夯实其发展基础、做好其创新传播上,还存在短板和不足。为此,应进一步开发湖南特色文旅资源,大力发展湖南民族民间舞蹈,充分发挥其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重要作用。

挖掘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产业价值。舞蹈是人类生活和劳动的产物,各民族由于所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不尽相同,创造的舞蹈也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烙印。湖南民族民间舞蹈包含各族舞种近400个,其中摆手舞、茅古斯舞、鼓舞、龙舞、地花鼓等11个舞种被列入国家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娄底有傩狮舞、地龙舞、草龙舞等民间舞蹈,经典作品《梅山傩戏》《舞春牛》《手狮舞》等广受欢迎。与此同时,湖南还缺乏《印象刘三姐》《希夷之大理——望夫云》类“招牌”舞蹈项目。为此,应从三方面着手,进一步发掘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产业价值:一是重点打造一批以民族民间舞蹈为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比如南县地花鼓、汝城香火龙、芷江孽龙、城步吊龙、桑植仗鼓舞等;二是大力发展龙舞等民族民间舞蹈种类,从遗存资源、产品资源、习俗资源、空间资源、语言资源、服饰资源、旅游周边资源等要素入手,进行全方位开发;三是以产业集群方式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拓展。衍生出包括歌舞演艺、休闲康养、餐饮、民宿、工艺品、节庆会展等在内的新型文化业态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类型,有效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

夯实湖南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基础。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普遍面临传承人群流失、传播平台缺失、扶持资金匮乏、编导创新不足、运营管理无长远规划、无序开发或过度开发等问题。为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作为,一是加大民族民间舞蹈的投入力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机遇,进一步明晰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定位,优化规划、落实配套,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二是夯实民族民间舞蹈的人才基础。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歌舞文化、民间舞蹈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民族民间舞蹈专业人才和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组建乡村民族民间歌舞演艺队伍。三是强化民族民间舞蹈的群众基础。发展民族民间艺术团体,通过组建民间艺术联合会、民间歌舞协会、民族民间舞蹈推广中心室、老年大学歌舞兴趣班、青少年培训班等,推动民族民间舞蹈进社区(村)、进校园、进课堂,使民族民间歌舞得到更好普及和传承。

做好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传播。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破圈”,需要进一步更新表现手段和传播方式。比如最近火遍全国的歌舞剧《大地颂歌》,就将湖南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到丰收采摘、开垦山川的“扶贫史记”中,引发广泛好评。提升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实现民族民间舞蹈与声、光、电舞台效果的有机融合。借力文化科技重塑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在视觉、触觉、听觉、感觉等方面的表现力,合理吸收现代舞蹈艺术要素,提高年轻群体的观赏兴趣和学习兴趣。二是搭建好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全新赛道。借力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拓展民族民间舞蹈传播路径,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平台带动门票、周边产品的精准营销。三是培育一批专注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项目、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文旅企业。在民族民间舞蹈节目编排、创意策划、项目包装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在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国内与国际三个维度中重新定位民族民间舞蹈的坐标;四是依托高校及媒体,组建湖南民族民间舞蹈国际传播中心,打造面向全球的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平台,推动民族民间舞蹈“走出去”。

(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