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天道酬勤 力耕不欺
2021-08-04 08:10:46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欧阳伶亚] 字体:【



周小毛 图/张杨

【专家简介】

周小毛,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个人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重大课题9项。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湖南日报记者  奉清清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史,就是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的奋斗史。当许多马克思主义政党因僵化和放弃马克思主义而纷纷瓦解、出局和销声匿迹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却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彻底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铁一般的事实诠释了“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深刻内涵,彰显了理论创新的强大伟力。如何理解、把握理论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重要作用?湖南日报记者日前约请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小毛,请他谈谈理论创新的力量。

1  理论是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积淀和结晶。在人类认识史上,惟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物质和精神、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湖南日报: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中国共产党从来都重视理论建设。甚至有人曾经说,共产党就是靠“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打天下。笔杆子无疑是包含了理论在内的。因此,首先想请您说一说,理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周小毛:理论是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积淀和结晶。从字面上来说,“理”,原指树木的年轮。树木的年轮每年增加一圈,记录着树木生长的周期。年轮看似密密麻麻、弯弯曲曲甚至杂乱无章,但是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树木年轮的分布是非常有序的,它在哪里弯曲、弧度多大都遵循其内在的规则,“理”实质上如同年轮一般就是规则规律;“论”,是指探索、阐释和论述。因此,理论就是探索和认识事物的真相真理、阐释和论述事物发展的规则规律,理论属于精神和认识范畴。

在人类认识史上,惟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物质和精神、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既肯定物质决定精神、认识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又充分地肯定精神对物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和能动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在这里,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理论的本质和功能,理论不是肤浅的而是深刻的思想认识,不是碎片化的而是系统化逻辑化的思想认识。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仅站在真理的制高点而且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具有彻底、深刻、缜密、规范、创新的内在特质,具有征服人、说服人、感染人的内在力量,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强大思想武器,能够指引人们克服实践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赋予实践更加理性和自觉的特色。

2  创新理论之树常青,如同万钧雷霆,威力无比。每逢社会重大转折时期,理论的优势就会充分地释放

湖南日报:德国诗人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理论真的如他所描述的是苍白无力吗?

周小毛:其实,不仅歌德这么说,恩格斯也说过理论永远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永远常青;列宁也提出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的命题。生命之树、实践之树和生活之树都是指实践。表面看来,伟人的命题肯定了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而否定了理论的能动作用。这个命题也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歪曲理解,并引为“经典”,来达到攻击、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险恶目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经济派和苏联共产党的新思维、中国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此,我们应该原汁原味、原原本本地阅读马列经典,完整、系统、全面地把握经典作家的论述,把他们的个别论述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既关注具体论述的特殊性、针对性,更掌握整体论述的普遍性、一般性。

一般而言,当着革命高潮来临时,经典作家会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而当着革命运动迫切需要指明方向、分清是非、辨析真伪的时候,经典作家又会突出理论的价值与作用。马克思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抛出“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即《哥达纲领》,一针见血地指出,制定一个原则性的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因此,“决不能降低党的理论水平用原则做交易”,而列宁针对俄国社会民主党建党之初党内经济派崇拜工人阶级的自发性、信奉工联主义意识而轻视理论的状况,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在他看来,“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任何轻视和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因此,以经典作家提出的上述命题来否定理论的重要性是荒唐和无知的。

进步和科学的理论以自身独特的功能指导社会实践引领社会发展。每逢社会重大转折时期,理论的优势就会充分地释放。文艺复兴、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改革开放等标志性的历史节点上,无一不是理论以雷霆万钧之力推动和引领社会前行。

3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理论的彻底性和创新性。理论创新与创新理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真正科学的理论始终处在创新状态,总是伴随着新的实践而不断地完善、补充和发展

湖南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是思想之母”,深刻地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因果逻辑。请您跟我们具体阐述一下理论是如何发挥能动作用的?

周小毛:理论的能动作用亦即理论的生命力在于理论的彻底性和创新性。换言之,就是理论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赢得社会的认同,并且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永葆青春活力。创新是释放理论能动作用的永恒动力。理论只有不断地从创新实践中吸取营养方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而远离实践和时代,理论必将枯萎和衰败。因此,真正科学的理论始终处在创新状态,总是伴随着新的实践而不断地完善、补充和发展。创新是理论的灵魂和生命,理论与创新难分难解、形影不离。

当“理论”和“创新”进行不同排列和组合时可以得出“理论创新”和“创新理论”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我把“理论创新”理解为对理论进行创新,这里的创新是动词,而“创新理论”是已经创新了的理论,这里的创新是修饰理论的形容词。作了这样的界定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理论创新与创新理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理论创新是创新理论的自觉行为,是催生创新理论的前提。没有理论创新就不可能有创新理论,而创新理论是理论创新的结果。在创新的基础上,理论向更高层次飞跃,形成理论的新形态、新成果、新表达、新体系。

在我党百年辉煌历程中,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显。上世纪初,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经过不断的中国化和创新发展,分别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创新理论成果。

4 理论创新是一个有起点无终点、有开头无结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漫长过程。实践的丰富性决定了创新的无限性。理论创新既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湖南日报:实践的丰富性决定了创新的无限性。我们知道,理论创新并不是心血来潮、头脑发热的主观臆想,而是主客观条件成熟的产物。那么,主观与客观,在理论创新中是如何交互发挥作用的呢?

周小毛: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史划分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个阶段,从英国的莫尔到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思想理论建树很多也很深刻。但是他们的理论始终处在空想状态,一旦进入历史领域,无一不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为什么天才般的思想家永远只能怨恨、指责、痛骂、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而无法揭示其秘密和本质呢?恩格斯一语道出真谛: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我们知道,理论离不开大脑的加工,但并不是大脑的主观臆想。理论深深地植根于实践之中,实践和时代决定着理论的产生、发展与完善,也决定着理论发挥作用的广度、深度、高度与效度。实践越丰富、越充分、越精细,理论就越科学、越成熟、越深刻。背离实践、超越时代只能异想天开,无法产生科学理论。因此,理论创立也好理论创新也罢,都不是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拥抱时代、立足实践的自觉行动,丝毫、一刻也离不开发展着的实践。

当然,理论创新是一个有起点无终点、有开头无结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漫长过程。实践的丰富性决定了创新的无限性,而且理论创新不是换汤不换药的修修补补,而是焕然一新的体系建构,需要一系列新的概念、范畴、判断、命题、原理作支撑,既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或部分质的变化。加上理论创新需要怀疑、否定、批判理论权威那些不合时宜的观点和论断,因而理论创新既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只有在主客观条件均成熟的基础上,由站在时代前沿、深谙生动实践、富有使命担当的革命领袖来实现理论创新,形成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5 崇尚理性思维、重视理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选择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

湖南日报:一百年前,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仁人志士为救亡而苦苦追求,种种社会思潮也曾尝试了花样百出的救亡方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而中国共产党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最终由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党,这中间有怎样的密码?

周小毛:中华民族之幸、中国人民之幸、中国之幸在于,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犹如一道耀眼的闪电,照亮了中国的大地,为黑暗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我认为,与其他的政党比较,中国共产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继承并弘扬崇尚理性思维的优良传统,自觉把理性思维的成熟作为判断党成熟的根本标准,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积极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纯洁党的思想理论。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观察社会、判断形势、明辨是非的世界观方法论,才使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才有了自己的灵魂和根脉。

过去的百年历史,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无疑充满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波峰与波谷交替、正确与错误交织、成功与失败共存,经历了太多的困惑、曲折和艰辛,外部的围追堵截与内部的各种错误都给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压力。但是,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处于低潮还是高潮,始终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不改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即便是苏联东欧老牌的共产党改旗易帜纷纷放弃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失败论”“终结论”“取消论”“虚无论”甚嚣尘上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仍然旗帜鲜明、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自觉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权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攻无不破的奥妙所在。

6 既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与时俱进地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百年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湖南日报:自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后,如何认知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无法回避、不可绕道的重大问题。百年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周小毛: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世界、洞悉社会,以其无与伦比的科学性、知识性、动态性、人本性和开放性特质,颠覆了人类的思想史,站在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然而,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不可能摆脱时代与实践的制约,因而具有非至上性,不是也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令人遗憾的是,党内一些人把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的论述置于脑后,要么怀疑、否定、放弃马克思主义,要么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拘泥于明显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个别论断,以削足适履的方法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这两种极端的观点如出一辙,都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灵魂,几乎葬送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历代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度地统一起来,既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与时俱进地创新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非常形象地说,要香的马克思主义,不要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其意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修正马克思主义个别错误的论断和结论。毕生笃信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在88岁高龄的时候告诫全党,“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哪有这回事!”又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江泽民以“指导思想论”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结合实际论”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论”即马克思主义在生动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问题中心论”即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警示全党不忘老祖宗,开辟新境界。胡锦涛强调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新命题。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要求“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全党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同时,习近平也强调,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教科书和祖师爷,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由此可见,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都抓住了“坚持”和“发展”这两个关键词,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之所在、关键之所在、要害之所在。正是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指引下,不断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永葆了马克思主义的青春活力。

7 百年党史,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决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生死存亡与兴衰成败

湖南日报:如您所说,百年党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相连,须臾不可分离,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发展、壮大和成熟的。请您帮我们深入解读一下!

周小毛:是的,一个世纪以来,实践每发展一步,理论创新就跟进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跨越一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别化、民族化、本土化、国别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不是同某个和某些而是同所有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实际的迫切需要,坚定不移地“化”、卓有成效地“化”,方能“化”出国际共运的勃勃生机。如同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将继续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一般,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同样会一事无成。

历史上,每逢重大历史节点,马克思主义要不要中国化、怎么样中国化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其结局如何,决定着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生死存亡与兴衰成败。大革命失败以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从本本和教条出发,几乎葬送了革命事业。所幸的是毛泽东深刻剖析中国社会和阶级状况,率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拨正了中国革命的方向。而“十年文革”时期严重的“左”倾教条主义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再一次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所幸的是,邓小平准确分析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以实践第一、实践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放思想,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引导人们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和怪圈,再一次觉醒了中国人民。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实现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

8 科学理论总是超越时空而放眼全球的,不仅仅在特定地域发挥指导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定海神针,而且为世界之乱走向世界之治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湖南日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此之时,我们要如何高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球治理阔步向前?

周小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来导航。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概念、范畴、判断、命题、论述和原理,以极其深刻的思想和严谨的逻辑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的理论地位和政治地位,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定海神针。

科学理论总是超越时空而放眼全球的,不仅在特定地域发挥指导作用,而且在世界范围为全球治理提供思想智慧,不仅在本民族具有话语权,而且在国际社会提升话语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为指导,在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同责任和共同命运,为面临重大挑战的国际社会如何消除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增强世界发展的韧劲与可持续性;如何弘扬平等、高歌正义,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利益交汇点,推动全球化进程;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话语权陷阱,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理念、目标和路径,深刻地揭示了全球治理的内在规律,为世界之乱走向世界之治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话语影响,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球视野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