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珍稀鱼类“鳤”重现洞庭湖
2021-07-12 11:07:5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责编:曾璇] 字体:【

保护水生生态获回报

珍稀鱼类“鳤”重现洞庭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1日讯(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袁希平 杨鑫)湖南省委、省政府以“一江一湖四水”为主战场,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 落实退捕禁捕,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绘就生生不息的生态画卷:珍稀鱼类——“鳤”重现洞庭湖。

9日上午,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根据国家、省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安排,沿洞庭湖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鱼类资源科考野外调查。科研人员在南县茅草街水域“南洞庭湖草龟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监测到2尾鳤鱼,全长分别为34厘米、33.8厘米。专家称,此次监测到鳤鱼距上次在洞庭湖监测到鳤鱼,时间上相隔了20年。

“鳤”俗称麦秆刁,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历史上广泛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这种鱼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也捕食一些小型鱼类;性成熟最小年龄为3龄;具有江湖洄游特性,在生殖季节溯江而上到干流急流中繁殖,产漂流性卵,每年5-7月进入沿江湖泊育肥,历史上可在长江中游一些通江湖泊中形成渔汛,为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水工大坝导致的江湖阻隔、栖息地生境退化,以及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鳤”在洞庭湖难觅踪迹,被列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省水科所所长谢仲桂介绍,“鳤”重现洞庭湖,湘江上游发现“洞穴鱼”,一湖四水监测到“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的比例持续回升,均表明十年禁渔、小水电清理整治等生态修复措施初见成效,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种群结构和数量持续改善,水生生态系统加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