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遍地英雄下夕烟
2021-07-07 07:05:31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彭彭,张权,陆嘉琪] [责编:戴蓉]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彭 张权 陆嘉琪

“我心中百感交集,光荣感、忧患感、责任感、使命感汇聚心头。我决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的事业的胜利奋斗终生。”

写下这段话的人叫郑培民,曾担任湖南省委副书记。199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002年3月11日,在北京出差的郑培民,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倒在工作岗位上,终年59岁。

株洲炎陵。这个地处湘赣交界的老、少、边、穷县,这片埋葬忠骨英魂的红土地上,贫困还是最大的敌人。

2019年11月29日,开完全县扶贫调度会的县委书记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年仅56岁。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也是“苦战硬仗”,这是黄诗燕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打赢这场硬仗,黄诗燕整整奋斗了9年,直至倒在了最前沿的阵地上。

他们,都是党员领导干部;他们,都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无一不有湖南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参与和创造。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改革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也无一不有湖南人的贡献和牺牲为之作生动诠释。毛岸英、欧阳海、罗盛教、谭千秋、高建成、张超、张辉……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湖南的伟大革命与建设实践中,为党的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拓展和延伸注入了重要滋养。

特别让人骄傲的是,从长沙望城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孕育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精神。这位22岁的年轻战士虽是普通士兵却名重天下,以他质朴高尚的人格,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偶像,时至今日仍是社会道德的一块高地。

放眼湖湘的天空,真可谓革命精神代代传,遍地英雄下夕烟。

让我们循着雷锋、郑培民、黄诗燕的足迹,去感受湖湘热土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光大。

雷锋二小的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奔跑。 通讯员 摄

一部“新”电影

【特写】

6月16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周苏岳的办公室内,一群年轻人正在激烈的讨论着。作为马栏山数字高清修复技术首席专家,周苏岳和他的年轻团队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他的得意之作就是将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雷锋》,通过5G云、4K、AI修复上色等技术手段,让这部黑白电影变成了彩色。

《雷锋》从黑白变成了彩色,银幕上的雷锋举手投足间更显青春朝气,更富有现代感,雷锋形象也更加立体生动。

今年12月18日,雷锋诞辰。修复后的4K大电影版《雷锋》将在全国影院上映。

更让人惊讶的是,大量的影片数字修复工作是由一群来自长沙各高校的青年学子完成的。他们自愿报名加入由周苏岳组建的“雷锋青年志愿者训练营”集中培训。

“完成数字图像的修复需要认真细致,有耐心,20多位青年志愿者分配了不同的修复任务,每一帧每一个画面都需要我们做到极度精致,这个过程就是践行雷锋的‘钉子精神’。”周苏岳说,让青年参与创作,精神传承才能真正内化,从影像的修复上升为精神的“修复”和升华。

张朝秀在送给黄诗燕的《马克思传》扉页上写了一首名为《最美书记》的诗,其儿子张福明手机里至今仍保留着这首诗歌的照片。

【长镜头】

仲夏,走进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雷锋纪念馆,馆内“焕然一新”:按原貌重建了当年的雷锋故居——一座两间半的土砖屋。

雷锋的堂哥、湖南雷锋纪念馆老馆长雷孟宣说:童年苦难的经历和解放后得到的帮助,使雷锋对党、对人民、对社会充满感恩之情,“党的号召”和“祖国需要”是驱动他每一步人生选择的动力,雷锋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温暖奉献,不求回报。

5月13日,记者走进雷锋二小,这座新建不久的学校就坐落在雷锋就读的第一所小学龙迴塘小学旧址上。宽敞的校园前坪,屹立着的雷锋雕像格外引人注目。

雕像高3.5米,寓意着3月5日全国雷锋纪念日,宽2.2米,象征着雷锋22岁短暂却不平凡的生命,雷锋的生日是12月18日,而雕像的基座是1.218米。

如何将学习雷锋精神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雷锋二小校长刘丰华一直思考的问题。用了10年时间,刘丰华采访了近200位与雷锋一起生活、工作过的人。

校园里除了雷锋雕像,还有很多雷锋元素,包括雷锋名言、雷锋故事等,通过校园文化布置,让师生们耳濡目染。

“学雷锋要有行动,有行动才叫学雷锋。”刘丰华重视培养学生知雷锋,爱雷锋,做雷锋。

有学生早上到校比较早,就主动到操场等公共场所维持学校秩序;在食堂的自愿服务站,学生主动服务,将餐盘整理好,把地板拖干净;有学生每天趁着下课时间检查学校垃圾桶,并将未正确分类的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年近50岁的老师陈梦君每天午餐都要等最后一个孩子把饭吃完,自己再吃饭;在湘西州龙山县支教回来的老师赖方平,每年都要再去几次支教学校,为困难家庭的学生捐款捐物,勉励他们健康成长……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是雷锋精神在学校传承和发扬的表现。

在长沙,无论是课堂里的小学生还是耄耋老者,他们都是雷锋的“拥护者”。

从2020年10月1日起,长沙市志愿者统称“雷锋志愿者”。

【画外音】

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和培育新时代的雷锋传人不是靠一天两天和几节课就能够解决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学校的教育课程体系和不断传承与创新来达成的。我们通过分层次、创新策划学雷锋活动,引导、培育、熏陶,让雷锋文化贯穿到孩子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课程化,营造一种全新的学雷锋氛围。全校师生只有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

——雷锋二小校长刘丰华

两张老照片

【特写】

6月17日中午,记者驱车赶到桃源县王家冲,67岁的残疾人李德胜是桃源县漳江镇一家名为“川湘饭庄”的老板。虽叫饭庄,其实就是个简陋的路边小店。小店位于长沙和吉首的路途中间,成就了他和郑培民的一段“佳话”。

“只要他去长沙开会,都会来店光顾。逢年过节,还会带条香烟给我。”李德胜回忆,培民书记很随和,开始根本不知道是那么大的官,后来才知道是州委书记。

李德胜的小店毫无“特色”可言,培民书记就是用这种方式了解民情,同时照顾李德胜一家四口的生计。

这么多年,李德胜一直念着郑培民,“他值得我怀念。”

在二楼卧室衣柜里,李德胜翻出他珍藏了近二十年的“宝贝”。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为民书记”郑培民》,泛黄的内页中夹着郑培民的两张老照片,一张是省委同志赠与他作为留念的,另一张是他网上下载翻印的,照片后面写着:我的朋友郑培民同志永垂不朽。

【长镜头】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句话出自郑培民。

在湘西州担任州委书记的两年多时间里,郑培民跑遍了全州218个乡镇。

湘西州凤凰县火炉坪村是郑培民的联系村,近20年过去,这里的人们没有忘记他。

6月18日,记者来到火炉坪村。

75岁的老支书龙志文说起郑培民记忆犹新:他带着文化局的工作队一起来的。“治穷先治愚。”这是郑培民的原话,他四下火炉村,村里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宿舍建起来了,山里的孩子有了住处,放学不用再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赶回家。

2004年7月,为了缅怀和纪念郑培民,火炉坪完小更名为“培民学校”。

1985年出生的龙书英是土生土长的火炉坪村人,从培民学校毕业的她,如今成为了这里的副校长。

“培民学校90%的老师,都是当年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她感慨地说,“郑书记是我们的恩人,大山的孩子在外面读完书,又都回来了。”

1998年出生的吴孟芝老师,还兼任村里郑培民事迹陈列室的讲解员,当年她也是培民学校的学生。在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毕业后,便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这里,她告诉记者:“这是我回报培民书记、回报学校的方式。培民书记让村里通了路,我要让更多的孩子走出这座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走进培民学校的大门,一面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笑脸,上面写着5个大字:少年的春天。正是下课时间,学生们在操场上打篮球。记者走上前去,问其中一个孩子——

“你认识郑培民吗?”

“当然认识。”

“他是谁?”

“他是一个好人。”

【画外音】

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2002年《感动中国》给郑培民的颁奖词

炎陵县文物局二楼,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留下的两册《马克思传》。这是老党员张朝秀送给他的礼物。

一套《马克思传》

【特写】

5月19日,大雨。在炎陵县文物局二楼,记者看到了炎陵原县委书记黄诗燕留下的两册书。这是95岁的老党员张朝秀临终前嘱咐儿子张福明送给黄诗燕的礼物。上下两册《马克思传》,197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标价1.75元,曾被黄诗燕放置在办公室书架上的醒目位置。

翻开泛黄的书页,一首名为《最美书记》的诗映入眼帘:县委书记黄诗燕,炎陵百姓好喜欢。当官不摆官架子,不耻下问真青天。

诗歌专门被张朝秀用一张白纸手写,贴在扉页上。

张福明告诉记者,父亲在世时常说“黄书记做了好多实事,是个好党员,是个好书记。”

【长镜头】

5月19日,炎陵县霞阳镇大源村村部会议室里,村支书廖国平还记得黄诗燕第一次来到大源村的场景,“刻骨铭心啊。”

2015年,黄诗燕联点帮扶大源村。

“到老百姓家里去看一下。”这是黄诗燕走进村部说的第一句话。

大坑村(大源村是由大坑村和源头村合并而成)90岁的老支书张勋功说,“这位县委书记不一般,没有一点官架子,记的都是老百姓的心里话。”

2016年4月,黄诗燕来了之后不同意只看几个就近的组,坚持要去最偏远需要步行一段山路的大丘田组。

到组后黄诗燕直接进农户,坐下跟老百姓聊天,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群众说他就记。

还有一次,黄诗燕冒着大雨过独木桥,探访村里人数最少的刘家、曾家、谢家三个组。进到组里,发现加起来不到10户人家——

“为什么人都走了?”

“因为交通不方便,都搬走了……”

黄诗燕眉头紧锁,回到村部开会,直接交代一同前来的交通局副局长,“今天我去看了,老百姓不住在那里是‘假的’,要帮老百姓解决这些难题。”

2019年12月28日,一条被村民命名为“大源高速路”的公路,通到了最高处的一户人家。

2020年11月29日,这条路被命名为燕归路,3个金色的大字镌刻于黑灰色的石板上,立于路边。

“名字是村民一起想的,希望走在这路上的人,都能想起这位好书记。”大源村老支书唐自华深情地说。

“家乡有路可以走了。”返乡创业的青年回来了,之前在广东做生意的谢志华回村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开起了生态农庄。

“本地的姑娘不远嫁了。”40多岁的廖荣娶了媳妇,还是一位本地的姑娘,之前村里的姑娘们都觉得村里太偏太穷,纷纷外嫁。

“交通便利了,得安个家在这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村建了新房,以前荒废的宅基地上一片热闹。

“不砍树了,要把环境搞好。”不少村民转变了观念,开始养猪养鸡养鸭种黄桃。

如今,大源村青山环绕,新居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院,果树遍布山间,犹如一幅山水画。这个霞阳镇最偏远、最落后的村庄,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黄诗燕之前安排修建的具备排水和灌溉功能的河堤,2020年冬天修好了,“可惜书记看不到了。”

“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这是黄诗燕经常说的一句话。炎陵县县长文专文说:“黄书记为炎陵脱贫而来,为炎陵脱贫而去。”

在黄诗燕网上悼念馆里,炎陵百姓留言:“黄书记虽然再也不会来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画外音】

9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收,破解民生难题、提升幸福指数,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瘁,带领炎陵县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面貌,用工作实绩践行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苦干实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摘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黄诗燕、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6月18日,凤凰县火炉坪村培民学校,龙书英(后排左)、吴孟芝(后排右)和孩子们一起合影。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劲夫 摄)

记者手记

最珍贵的勋章

彭彭

从培民路到燕归路,从大源村到火炉坪村,从雷锋二小到培民学校,两千多公里的行程,解答了记者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他们从未被忘记。

因为从城市到乡村,从田埂到山间,从过去到现在,每一个深深浅浅的足印,都铺满了他们对人民深沉的爱。

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说:“雷锋其实和我们一样,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不一样的是,他总觉得是党和毛主席给了他第二生命,他要感谢党,多做工作,他说我应该是多做工作来回报党对我的养育之恩。”

火炉坪村的张来富,是郑培民的对口帮扶户。2003年的清明节,张来富和妻子带着些自家种的南瓜和花生,去湖南革命烈士陵园看了郑培民。脱贫后的他,也一直记得郑培民跟他说过的话:“人穷不要紧,对生活要有信心,后面有我们在,有政府在。”

黄诗燕离开后,大源村陆续有村民到村部要黄诗燕进村入户的照片,“大家想他了,有了照片,留个念想。”

赤子情怀守初心,忘我精神担使命。

铭记,是人民对共产党人最好的纪念,是共产党人收获的最珍贵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