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旧貌变新颜,今朝更好看
——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湖南篇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婷婷 周月桂
从“插牌分田”到精准扶贫,中国共产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的信念始终不渝。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消灭贫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切实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6月25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湖南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第四场发布会上,发布了一组数据:
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贫困地区面貌和贫困群众生活发生历史性巨变,湖南交出了一张精准扶贫的精彩答卷。
今天,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现代化新湖南的壮美蓝图,正在三湘四水希望的田野上徐徐铺展。
消灭贫困,初心如磐
寻访点:“插牌分田第一村”
【回放】
1928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来到酃县(现炎陵县)中村,在此探索开展土地革命,经常夜访贫困户。
这年3月24日,毛泽东在中村发动和领导“插牌分田”,昔日土豪占有的土地,一夜之间全部插上写有名字、面积、四界的竹牌。竹牌一插,贫农们的心踏实了。
当时酃县流传《分田歌》,唱出“插牌分田”前后对比:“先前无米煮,今日有米多。”
“打土豪,分田地”,不仅表明了红军的政治主张,也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如磐初心。
【现场】
仲夏,井冈山西麓的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斜濑水缓缓流淌,一座建于清代的江南祠堂藏在山村之中。
它名为周家祠。1928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来到炎陵中村,师部就设在周家祠。
在周家祠,记者看到了一张上世纪70年代的中村全景图,对比眼前景物,昔日矮屋无处寻,稻田已变黄桃地。
“插牌分田第一村”,历经战乱,一度没落,后来是如何摆脱贫困,蜕变成此番面貌的呢?
“这颗桃子成熟得很早。”一位正在自家黄桃地里给桃子套袋的老农,塞给记者一颗大黄桃,得意地说,“炎陵黄桃,很有名的。”
老人叫叶明针,人称“老叶”。
“我跟你讲,毛主席在中村访贫问苦,去的就是我们老屋那一块。”老叶介绍,老屋是座土坯房,不到80平方米,原先住了5口人,墙壁开裂,漏雨透风。
前些年,叶明针儿子生病,花光家里积蓄,儿子去世后留下两个孙子,负担越发沉重,叶明针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按政策规定,村里给叶明针安排了一间117平方米的房子,2017年,叶明针搬进新家。破败的老屋拆了,平整土地后种上了黄桃。
“村里什么时候开始种黄桃的呢?”记者问。
“说来可就话长了!”叶明针细细道来。
早在1987年,炎陵县的干部就从上海引进黄桃来试种,几经试验,才取得成功。
2007年后,黄桃种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炎陵县被授予“中国优质黄桃之乡”。
可是,黄桃树挂果要3年,贫困户多有疑虑。扶贫干部于是上门给大家做工作,又从县里请来专家给贫困户培训,还成立合作社,承诺“包教包卖”。
叶明针心动了,2018年夏天,他收获了第一批黄桃,挣了8000多元,加上喂猪、养鸡等,一年收入4万元,成功脱贫。
从叶明针家出来,走到毛泽东曾经发动“打土豪、分田地”的军民诉苦大会旧址,上百年的槐树、豹皮樟依旧茂盛,随处可见社区团购自提点和农村电商的招牌。
今年,炎陵县共栽种黄桃8.9万亩,挂果面积约6万亩,中村是电商集散地之一。中村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春平说:“等到7月底,这里就热闹咯,收黄桃的卡车每天要排队到村那头。”
【画外音】
“就像毛泽东‘夜访贫困户’一样,做老百姓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史志株洲》特约撰稿人张巧立,是炎陵县小有名气的党史研究员。
6月3日,他将“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娓娓道来,讲得生动又仔细,他说,从党的故事里,总能学到新东西。
在张巧立看来,访贫问苦,便是今日的扶贫调研。他说,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扎根基层一线,发展特色产业,破解民生难题,为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瘁,真正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黄诗燕的带领下,炎陵县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精准扶贫,风起苗寨
寻访点:精准扶贫首倡地
【回放】
“三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花垣县十八洞村,藏在大山的褶皱里,村民们长期徘徊于贫困线以下。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当时的十八洞村穷得让人心痛。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是产业“空白村”,村里40岁以上的光棍,就有37个。
在村民施成富家前坪,习近平总书记与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探讨脱贫出路。乡亲们毫无拘束地打开话匣子,与总书记拉家常、道实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要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要根据群众意愿和基层实际,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
精准扶贫,风起十八洞,迅速吹遍三湘四水。
这块小小的地坪,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的启航地,更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地标。
( 5月18日,游客在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参观游览。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超 摄)
【现场】
“来,交给你了!”5月18日下午,孙中元将一大沓工作材料放到田晓手中,十八洞村第一书记的职责正式交接。
怀着责任感和不舍之情,老书记带上新书记,从梨子寨出发,路上遇到每一个人,经过每一户人家,总有说不完的话。
“石大姐好啊!”5月中旬,雨后凉爽,石拔专坐在门口,听到孙中元跟她打招呼,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首先便走进位于村口的石拔专老人家。那时,石拔专家仅有一盏昏黄的灯,现在她家成了“十八洞”腊肉熏制、销售的窗口。
大家开玩笑说,石大姐就像十八洞村的“吉祥物”,碰到来参观的游客,她总是配合拍照,还会打开冰箱,向大家展示自己顿顿有肉、伙食不错。
经过精准坪广场,又来到一处“网红”打卡点,几位常德来的游客正围着“精准扶贫”石碑和党旗拍照,施康也在。
这个帅气的苗家小伙子举着手机跑过来,按下暂停键,急吼吼地问孙中元:“孙书记,我啥时候能入党?”
施康是第一批返回十八洞村创业的外出务工青年,也是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平日里要么和小伙伴一起直播带货,要么拍摄家乡风物短视频,帮村里做形象宣传。眼下趁天气好,正在村里取景。
“别急呀,才刚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呢。”孙中元说完,笑着向田晓介绍,近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
再往前走,办税服务点、ATM取款机、筑梦书屋、儿童之家……小小的苗寨,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我跟总书记说,万万没想到啊,您会到我们这个地方来,总书记回答说一定会来的……”退休教师杨东仕站在幸福人家酒坊前,正中气十足地向游客讲述自己见到总书记时的情景,老伴龙冬姐则笑盈盈地为游客包装糯米酒和猕猴桃酒。
靠酿酒和经营农家乐,杨老师一家过得充实又自在。杨老师盛起一杯猕猴桃酒,端给新上任的田书记,说:“新书记尝尝,这是十八洞猕猴桃酿的。”
别看十八洞山多地少,人均仅0.83亩,村民们却能转变思路,搞“飞地”果园,在邻村建起千亩猕猴桃产业园,2020年十八洞猕猴桃收益金分红50多万元。
不光有猕猴桃,还有山泉水厂、苗绣、蜂蜜……今年又新建了腊肉厂,特色产业风生水起。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2020年的18369元。
回到十八洞村村部,对面的民宿施工工地传来阵阵敲打声。
“十八洞村脱贫3年多了,提质乡村旅游,是走向乡村振兴的关键!”对这个千年苗寨的未来,孙中元和村民们有很多想法,现在他要将这份重任交到田晓肩上了。
孙中元的朋友圈晒出了一张荣誉证书,是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组委会颁发的,上面记录着他在十八洞村任职过的光荣履历。孙中元配文:“十八洞明天更美好。”
【画外音】
“思恩真可爱,阿姨抱抱好不好?”5月18日,一名游客逗龙思恩玩,思恩伸开手扑到对方怀里。
这个一岁多的小女孩,扎着冲天小辫,胖嘟嘟,爱笑。她的父亲龙先兰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单身汉,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养起了蜂,成立了公司,还在花垣县城买了新房。
“为女儿取名‘思恩’,为的是让女儿永远铭记党的恩情。”龙先兰笑声豪爽。妻子吴满金从游客手上接过思恩,思恩“咯咯”笑着,将脸埋进妈妈怀里。
山乡巨变,续写传奇
寻访点:“山乡巨变第一村”
【回放】
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的过去,保存在73岁老党支部书记邓仁佑的记忆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周边十几个村庄里,清溪村的经济实力排名垫底。
去市里赶集,人们会推一辆独轮板车,前面有人背,后面有人推。直到1961年,村里才通了慢火车,但人们依然推板车步行,因为来回省下来的车费,可以买1斤多盐。
1955年,作家周立波回到家乡清溪村时看到的,应该也是此番场景。20岁便离开家乡的周立波,只觉家乡变化喜人,写下小说《山乡巨变》,描写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清溪村也因此被称作“山乡巨变第一村”。
这位用热烈笔触书写中国农村的作家大概没想到,未来的家乡还将发生怎样的巨变。
【现场】
想了解今日清溪村,当地人建议坐一趟导览车游览清溪景区。
6月8日,记者听从建议,期待这趟旅程能尽览“山乡巨变第一村”的新变化。
导览车驶出清溪村游客中心,中午正当晒,新修的300米长木栈道上行人寥寥。村民说,到了晚上,彩灯映照湖面,夏日微风徐徐,那才是游人散步的好去处呢。
头顶上方一阵隆隆作响,横贯景区的石长线上有火车经过。记者从这里发现了《山乡巨变》的印迹——全长1200米的高架桥桥墩上绘制着《山乡巨变》连环画。想如今,铁路给村子带来的变化,大概不比《山乡巨变》书中所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给村子带来的变化小。
这么想着,清溪出现了,潺潺水流声,为夏日增添一丝清静。沿溪而上,青瓦、白墙、花格门、花格窗,整洁的清溪人家前,果树、花丛、竹篱、菜园……实用性强,兼具美感。
《山乡巨变》一书中,县里的干部邓秀梅刚到清溪看到的情景,是瓦片散落的矮屋,焦黄土砖的墙壁。
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说,近几年,清溪村改造景区民房258栋,修建了进村入户道路,完成了天然气管道建设,治理了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水,这才呈现出眼前的乡村美景图。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这是清溪上辈人和上上辈人的梦想,如今生活的富足却远不止于此。”贺志昂感慨。
往前行驶一小段路,清溪荷塘里不少村民正在清理福寿螺。
清溪村靠近市区,从2008年开始逐渐成为周边的旅游胜地,到七八月荷花最盛时,游客可在此欣赏到60亩荷塘半池碧浪半池红的唯美景象,村民们在塘边售卖新鲜莲蓬,增加收入。
近些年,清溪村以发展近郊旅游为目标,村民种荷花、做接待、开擂茶馆……白墙黑瓦的周立波故居是村里的标志性景点,人们在这里听讲作家与家乡的故事,回看这个南方小村庄的巨变历程。
现在,村里有近500人从事乡村旅游相关工作,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每年3.8万元。
清溪村还引进湖南清溪文化旅游经营开发有限公司,启动“新山乡巨变·智慧清溪”项目建设。目前,清溪村“智慧旅游”第一期线下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线上“智慧景区”软件平台建设已完成。
清溪里智慧民宿第一期已经营业。民宿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智慧系统,遥控窗帘徐徐拉开,竹林摇曳,乡村如画。
周立波在书中写道:“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到时候,请你回来赏香花、尝果子。”
导览车停在周立波故居前。1979年去世的周立波没有继续书写清溪村的变化。他的故乡小村庄,早已沿着乡村振兴的道路,蜕变成他理想中的美丽花园。
(6月8日,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游客走进乡村民宿。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超 摄)
【画外音】
“咚、咚、咚!”清溪村的早晨,是被打擂茶的声音唤醒的。
在周立波故居附近,村民邓日光开了一家擂茶馆,每日将芝麻、花生和茶叶混在一起擂得喷香。
客人来了,邓日光舀一勺擂茶浆,加入开水,撒上炒米。老板娘盛好自制的杨梅、糯米片、鸡爪等点心,和擂茶一起端上桌,便是一天要卖出上百份的特色擂茶“套餐”。
2015年,邓日光结束在外务工的日子,和朋友合伙开了这家店。现在,邓日光的擂茶馆年收入十余万元,建了新房,回来后,儿子成绩也突飞猛进,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明年即将高考。
店门口,邓日光热情招呼着客人。他说,眼下的生活,就是他理想中的模样。
“村民的满意和肯定,证明了这些年我们的路子走对了。我们将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继续前行,进一步推动农旅融合,加快数字赋能,续写‘山乡巨变’新篇章。”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贺志昂说。
■记者手记
好日子还在后头
黄婷婷
湖南人民的好日子,不是一天得来的。
湖南属于内陆省份,七山二水一分田, 自古以来,解决温饱一直是头等大事。
近百年前,毛泽东在湘东的瑶族村庄访贫问苦,留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从此,中国扶贫的航船,有了新的方向,进入“精准扶贫”新时代。
著名作家周立波笔下洞庭湖畔的小村庄,在乡村振兴中再次发生巨变。
百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如磐石、从未改变。
如今,从湘东到湘西,从湘南到洞庭湖畔,人们正以毫不懈怠、一鼓作气的决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百年大变局,千年小康梦。物质上的变迁固然令人心潮澎湃,人们脸上的笑脸、奋斗的干劲和精神的富足,更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湖南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6月29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