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陆杏聪
韶山至井冈山红色专列开行后,“95后”李文琪“看世界”的念头更强烈了。
去年10月,娄底姑娘李文琪入职醴陵火车站,成为一名铁路客运员。她听同事说,“中国近代半湖南,湖南近代半醴陵”,而罗霄山另一边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等休假了,我一定要坐着红色专列,看遍每一个红色景点。”她说。
火车疾驰,连通精彩世界。
醴陵火车站1903年竣工通车,时为萍醴铁路终点站,是湖南最老的火车站。新中国成立后,醴陵火车站成为湖南轻工陶瓷产品重要的外运出口基地,对醴陵的建设发展、湘东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山”旅游铁路开通,地方发展再迎利好。
醴陵鑫官窑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泽刚感慨:“红色专列开通后,进店的人明显增多。希望更多人来醴陵,把醴陵陶瓷带到世界各地。”
醴陵是我国陶瓷主产区,有“瓷城”之称。近年来,醴陵以创新为引领,培育壮大陶瓷产业链,产品出口量居国内第一,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湘赣边区域合作如火如荼,醴陵顺势而为,力争陶瓷产业年产值3年后突破千亿元大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高端制造,被赋予重任。醴陵市陶瓷3D打印研究所抓紧研发,各类新的陶瓷3D打印产品琳琅满目,受到市场青睐。湖南玉祥瓷业有限公司二分厂,自动化生产车间宽敞明亮,生产线上机械手臂精准抓取,分毫不差。近年来,醴陵引进安装1000余台陶瓷智能生产设备,有力推动传统制造迈向价值链高端。
醴陵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该市将紧扣“国际陶瓷之都”定位,推动产业链整合集聚,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组建或引进泥料、模具、釉料、颜料、装备等专业化企业,推进陶瓷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打造迈向全球的中高端陶瓷产业。
同时,醴陵持续推进花炮产业升级。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由350家整合至200家,机械化应用率超过90%,涉药工序100%实现机械化生产。去年产值达到近2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3%。
去年来,醴陵在湘赣两省合作机制框架内,与江西省有关县市区签订了湘赣边烟花爆竹重点县(市)安全监管协作(F4产业联盟)协议、醴陵-萍乡湘东区共建产业园框架协议,共同组建湘赣边烟花爆竹产业协会,规划建设花炮自动化生产示范区,促进浏阳、醴陵、上栗、万载4县市烟花爆竹产业协同发展。
醴陵还成功举办了湘赣边红色文化陶瓷体验之旅、中国瓷都·五彩醴陵之旅活动,吸引不少“老表”来醴投资、旅游。
醴陵市档案馆副馆长陈灏说,当年,5万余名醴陵人沿着铁路走上革命道路。今天,醴陵人将沿着铁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6月27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