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丽君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这几天,笔者的朋友圈被长沙的天空美景刷屏了。晴日碧空澄澈,晚霞绚丽浪漫,一帧帧美不胜收的照片,“陌生化”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城市空间与景观,让车水马龙、喧闹而繁华的城市,多了几分诗意与温情。
“人充满劳绩,但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触目所及皆是高楼大厦的城市里,自然美景颇为难得。对这些美景予以瞩目与眷恋,多少暗含着人们对城市里诗意栖居的寄望。此前,15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一路向北,引发全国乃至全球网友围观。在关注大象生存困境的同时,网友记录下大象们憨态可掬的画面,笑称为“大象的奇幻冒险”,其中亦不乏浪漫与诗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城市如何日新月异,即便“机器模糊了家乡的虫鸣”,人们心底对美好诗意的追求一如既往,“再没有人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幸福的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的日常,生产之外,还有生活;城市居民的需求,除了物质满足之外,更需精神的空间。每日朝夕相处的城市,如何让市民们生活更美好?关键就在于能看得见具体的人的需求。促进就业、环境治理、医疗保障等民生福祉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但要让城市成为温暖可亲之地,就更应有自然之和谐、文化之繁盛和心灵之润泽。
诗意中,人们总能发现更好的城市。长沙圭塘河边的24小时书店,在书香氤氲中拨慢时钟,安放着阅读者的精神需求;举目可见的社区公园,让绿意触手可及,实现着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向往;每逢假期人头攒动的博物馆、图书馆,点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提供更多的文化滋养……在城市发展节奏的“快旋律”外,为市民奏一首舒缓的“副歌”,让长沙拥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
日升日落,云卷云舒,几张照片不可能真正重构城市的布局和肌理。但城与人、城市与自然应该有怎样的联系,仍然值得继续探讨。人们对“天空美”的审美共鸣,更是提醒着城市的管理者们:回应百姓企盼,让城市发展看得到四季、留得住历史,当诗意可望可即,一定会收获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