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伍仁斌:人生何处不戏台
2020-12-11 09:57:08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姚茜琼] 字体:【

远帆

11个连翻开启专业戏曲生涯

一个人童年的体验,往往相伴终身,如果那时你就踱步戏台,自然一辈子很难离开它。“甜酒,小钵子甜酒!”哪怕是一句吆喝声,75岁的伍仁斌的眼神也有着某种在舞台上才有的光亮。

4岁那年,父亲伍志强带着他,在小吴门吹着喇叭迎接解放军进城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不是专业戏曲演员的父亲,解放后加入了财贸工人俱乐部,业余演出京剧、花鼓戏、湘剧。伍仁斌觉得这些戏剧很是有味,于是也向往起了戏台。1958年,长沙市文化局把当时社会上的民营剧团合并成4个湘剧团,并向社会招聘第一批学徒。“那年3月1日,妈妈租了一部人力车,拎一个小木桶,里面装了换洗的衣服和生活用品,把我送到了湘剧三团。”伍仁斌记得,当天剧团和家里签了份合同,6个月试用期,不行就辞退。

因缺少营养,身体不行,倒立、下腰等基本功伍仁斌都很难完成:“翻小翻我一个都翻不了。”快5个月时,团长对他说,这碗饭你吃不了,搞完6个月你还是回去读书吧。“我急得打自己,脑袋往墙上撞,埋怨自己不争气。”那时起,伍仁斌就睡在了舞台大幕后面。练累了就睡一下,醒了又练。终于,有一天能翻上一个了……考试那天,伍仁斌是最后一个出场。由于并不被看好,上台时,有三分之一的评审老师都已经走了。可没想到的是,那天他连翻了11个,直到分不清天地左右,被一个老师抱起。 就这样,伍仁斌正式签为湘剧三团职工,专业戏曲生涯由此开启。

把湖南小品推向市场的弄潮儿

凭着一股拼命的劲,伍仁斌一路闯关。1959年他出演《打渔杀家》的肖恩, 获得了长沙市青少年戏曲一等奖。1960年,剧团排演新戏《小包公》,他出演小包公一战成名,风靡长沙城,一个星期演8场,场场满座。“街上的人都说那个湘剧三团有个小包公唱得真好哟。”到了17岁时,团里培养他做导演。“只读了6年书,做导演?”伍仁斌自己也不相信。那时的剧团大多没有剧本,都靠传帮带,唱给徒弟听,有时是什么字根本不知道,只知道那个音,很多台本记的都是白字。“只能跑去图书馆,一待一整天也不出来。”伍仁斌说,那时候很多字都不认识,只能抄下来去问老师和读过书的人。“我没有艺术的灵气和天分,就是下笨功夫。”凭着这些“笨办法”,伍仁斌读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导演大家的著作,让他对导演有了体悟。后来,伍仁斌先后导演了20几部戏,很多戏都是自导自演,《佛崖魔影》获得湖南省戏曲调演导演奖,也多次荣获演员一等奖二等奖、杜鹃花奖,他被业内称为获奖专业户。

上世纪90年代,剧团进行改革,鼓励人员进入市场。那时,恰逢长沙歌厅文化兴起。伍仁斌觉得那些曲艺小品自己也做得来,于是也开始了市场化的表演。1996年底他正在湘潭演出,当时何晶晶闻讯赶来,在结伴包车回长沙时遭遇车祸,同车5人全都昏迷,他第一个醒来,把其他四人救出。车祸过后的两三个月,何晶晶找到伍仁斌的家中,进门先鞠躬行了一个弟子礼,提出做他弟子。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伍仁斌既是何晶晶的表演老师也是合作伙伴,他们在长沙、湘潭、常德等地开始表演自己创作的节目,直到何晶晶成为很火的本土小品演员,他也成为把湖南小品推向市场的第一批弄潮儿,被称为湖南小品鼻祖。

原汁原味地还原正宗长沙吆喝

现在的伍仁斌,早已从湘剧团退休,但是他的艺术事业还没有停止。收集“吆喝”,是他正在做的事。这源于他在1960年演了《红灯记》中一个监视李玉和的小鞋匠。当时排演的时候,被领导批评为演得像个小流氓。为了入戏,他每天泡在大街上的鞋匠身边,揣摩他们的一颦一笑,尤其是那声声吆喝。由模仿到创造,渐渐地,伍仁斌发现了这吆喝声中的诸多门道,同样的吆喝词被不同的小贩吆喝出来有不同的韵味,从其吆喝声中能听出不同生意人的脾性、格调,甚至是高矮胖瘦,非常有意思。后来,他开始对吆喝迷上了,慢慢收集了自五十年代以来的民俗民风文化和吆喝声。“收啤酒瓶子”“乌龟甲鱼壳卖的钱”“收旧电冰箱、电视、电脑、麻将机”……最开始,他没有钱买录音机,就拿笔记下来,回来自己练,至今收集了80多种吆喝声。收集来了要怎么传承?伍仁斌于是开始创作《吆喝大合唱》。很多作曲的专家听了这个大合唱说:伍老师真是个传奇,一个唱戏的,也没学过作曲,不但能够写出来,还能写大合唱,就更不容易了。

除了整理吆喝词,伍仁斌对相关行当以及风土人物的历史进行发掘研究,不仅收集其词汇,连配套动作、唱腔都要有板有眼。他还想筹拍一部纪录片,将用当时老长沙穿的服装和道具,用原汁原味的吆喝声,还原正宗的长沙吆喝。

“湖南的山和水养育了我,湖南的本土文化养育了我,让我在年过70后还有创作的欲望,我也希望将这种本土文化传承下去。”伍仁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