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如何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将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我省各项工作中去?
2020-11-26 08:28:49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姚昕玥] 字体:【

导读

推进工作,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要求全党“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如何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将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我省各项工作中去?《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李连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重要战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我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要求。

“十三五”时期,我省不断优化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养老服务发展成效显著,现已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元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与此同时,我省养老服务发展仍面临质量效益不高、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多重困境,突出表现为:多主体养老服务供给权责界定不明晰、需求定位不准,供给与利用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多层次养老服务整合机制不完善,居家、社区、机构协同发展层次偏低,“医”“康”“养”耦合度不高;多维度配套保障体系不健全,资金、人才、监督问题制约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省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发力,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定边界,构建多主体相互协同的养老服务供给责任体系。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使其发挥好“元治理”的主导作用、扮演好“安全网”“保护神”“守夜人”的多重角色,促进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良性互动,以弥补市场供给不足、有效治理市场失灵;二是基于代际之间紧密的互惠关系,通过建立完善经济支持、税收优惠、时间补偿、服务递送等政策,促进家庭养老功能提升,让家庭在养老服务中起到核心支点作用;三是不断增进人、机构和环境的互动,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持续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有效化解代际赡养危机。

促整合,完善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的养老服务递送体系。一是打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形成需求探测、需求整合、资源链接、资源递送的基本链条,减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加大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通过 “设施组合、服务统合、管理整合、虚实结合”,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网式信息管理”,重点为行动不便、空巢、高龄老人提供连续型养老服务;三是加大社会运营扶持力度,推进供养型、护理型床位持续增长,增设老年大学、长者食堂等专业养老设施,加快形成“五分钟休闲圈”“十分钟医疗圈”“十五分钟康养圈”的服务设施布局。

强供给,打造“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内容体系。一是兜底线,优先保障特困和失能老人刚性需求,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对象老有所养;二是促普惠,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养老服务市场参与交易成本,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品牌,推动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的服务格局;三是补短板,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小微养老机构发展路径,加快形成以区域养老中心为枢纽,互助养老设施为网点,家庭赡养、亲友、邻里互助为重要方式的养老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形态;四是加强医疗与照护服务之间的功能整合,增强社区医疗机构照护能力,强化基层养老设施护理功能,实现“医”“养”“护”无缝衔接、顺畅转换。

建机制,强化多维度支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一是强化养老服务发展的多元资金支持。化解养老服务财税支持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困境,探索按床位、按人头、按服务种类的多元补贴方式,提高资金运转效率与效益。依托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制定出台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将广大返乡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制度体系,为发展养老服务提供消费动能;二是强化养老服务发展的专业人才支撑。引导企业实施年龄管理战略,将剩余劳动力导流至养老服务领域,释放老年人口红利。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扩大从业人员职业晋升的可能性。承认家庭非正式照料的社会价值,促进赡养负担在家庭内部以及在家庭、社会、政府之间的重新分配;三是强化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监管保障。强化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运用高新监管技术、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实施联合监管、联合执法、联合惩治。全面推进养老机构服务安全、服务质量达标工作,支持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和机构实施标准化管理。

(作者系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政部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湖南现代民政研究院院长)

强化社区教育 推进新时代社区治理

朱潇俏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社区治理体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社区教育在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社区教育总体供给不足已成为推进社区治理的关键短板,须着力加强社区教育,夯实新时代社区治理基础。

加强社区教育,是塑造社区共同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社区是居民的共同家园,一个社区要实现治理有效,就必须塑造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不仅是社区居民的“凝结剂”,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根基。而社区教育是塑造社区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加强社区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规则的认同感与遵从感,从而为社区治理奠定良好价值基础。

加强社区教育,是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养的迫切需要。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其文明素养是实现社区有效治理的重要条件。社区教育是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养的关键一环,只有加强社区教育,才能从思想政治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从而为社区治理奠定良好主体基础。

加强社区教育,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更新社区教育理念。社区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注重理念更新,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问题导向是社区教育的出发点。社区教育应聚焦问题、有的放矢,以“痛点”为“起点”,直面社区居民的主导性需求,直面队伍不齐、内容陈旧、形式单一、资源短缺等“瓶颈”,着力加强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开拓资源供给渠道;效果导向是社区教育的价值归宿。社区教育应注重真抓实干,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制定可量化、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与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具体措施,确保扎实推进。应建立效果评价机制,从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养角度构建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责任主体完成目标任务的进度与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评估,确保责任到位、效果到位。

二是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形式单一是当前社区教育的一大“痛点”,形式多样是增强社区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要求。首先,应广泛开设“微课堂”。可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在社区QQ群或微信群中开设“道德讲堂”“法治讲堂”等课程,提升社区居民的道德素养、法治意识,还可开设花卉种植、琴棋书画、烘焙技巧等健康类、科普类、文化类讲座,提升社区居民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其次,应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立足社区居民的主导性需求,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使之对社区居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娄底市所辖85个乡镇街道全部组建了乡村文艺宣传队,将普法教育、禁毒教育、安全自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等方面知识编排成《无底洞》《快回头》等艺术节目,在各个城乡社区巡演,既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又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三是拓展社区教育载体。丰富载体是增强社区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善于运用新媒体。社区工作者应熟练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各社区应建立社区教育网站,开设线上“微课堂”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便捷化线上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网上教育环境;其次,应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智力优势,社区可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努力获得高校的人才与智力支持,形成“协同治理”态势。与此同时,应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畅通志愿服务者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各社区应充分发挥退休党员干部作用,组建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使之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精准施策 实现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

丁爱群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相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任务,需要及时谋划、精准施策、创新推进。

确保资产衔接,发挥产业扶贫资产最大效益。一是全面梳理清查精准扶贫以来各类扶贫资金及其形成的扶贫资产。比如我省仅2018年—2019年投入的产业扶贫资金就超过400亿元,加强对产业扶贫资产的管理、监督与运营势在必行。应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扶贫资产总台账,下设乡镇、村级分台账,将其纳入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内容,归置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管理与监督长效机制。建议省级层面出台扶贫资产管理与监督办法,明确主管部门、责任分工、范围类别、权属界定、收益分配、经营管护、处置监督等内容,从制度层面确保发挥产业扶贫资产的最大效益;三是探索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比如开展村集体自营、租赁、委托、入股等运营模式试点,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

促进市场对接,增强产业升级原动力。一是加大对扶贫产业项目的后续管理力度。制定产业项目后续管理、技术、资金配套跟进措施,避免生产停滞风险。同时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产业升级发展,防止因盲目扩大规模而导致同质化恶性竞争、价格下跌、产品滞销等风险;二是推进扶贫产业“链”式发展。加快特色种养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向上延伸到育种育苗,向下拓展到加工、冷链物流、销售等环节。比如武陵山片区的猕猴桃产业可尝试加工成果醋、果酒和罐头,茶叶产业可向茶饮料、茶零食等方向拓展,通过延链拓展农民就业链,提高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三是推进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推进已形成的以特色种养为主的扶贫产业与文化体育、教育、旅游、康养、节庆等产业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打造乡村旅游、乡村服务、乡村信息、乡村电商物流等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兴旺新动力。比如湘西州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在成立旅游合作社基础上引进凤凰旅投公司,成功开发了“爱在竹山”沉浸式体验剧、苗岭无边界泳池、乡居民宿、酒庄、星空露营基地等特色产品,创造了落后山村跨越式发展的奇迹;四是探索对扶贫产业和项目进行多种形式的保险保障。对符合条件的扶贫产业设施和产品施行收入保险,进一步提升产业抵御自然生物灾害、意外事故、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保障产业稳定发展。

紧密利益联结,创新产业发展利益共享机制。一是推进“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向“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优化升级,推进利益联结以贫困户为主向非贫困户延伸。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比如湘西州古丈县红石林镇团结村引进湖南盘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合作社+电商+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打造了集体和个人“增值链”;二是建立产业联盟,科学合理整合地域性扶贫小产业。通过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服务、统一品牌营销、统一融资担保以及信息互通、技术共享等方式,将小农户组织成相对稳定且紧密的利益联结体,从而提高扶贫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与市场竞争力。

推进设施承接,提质升级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一是推进贫困县与非贫困县、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均衡发展。拓宽提质农村地区“通村社”“通院落”道路、机耕道、旅游景区道路、产业路。修缮加固河堤、小型农田等水利灌溉工程,加快推进水生态治理、垃圾分类处理、厕所改造等工程;二是加快推进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相匹配的高标准农田、农业机械化、“互联网+”、智慧农业、物联网、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冷链物流等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对产业兴旺的支撑力。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把握技术赋能契机 推进出版业态创新

宋瑛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加速普及的当下,享有“出版湘军”美誉的湖南出版业应着力推进业态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湖南力量。

加快出版技术升级

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下,出版业正迎来更大程度创新。湖南出版业应紧紧围绕出版物、出版价格与出版传播渠道三要素加快技术升级、服务方式变革。

适应新需求,丰富出版物形式。伴随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大众越来越倾向便捷而富有交互体验的阅读。据调查,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而出版社仍着眼于“编、印、发”,电子出版物还不成熟。因此,出版社须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将电子书、音频书、AR图书出版列入常规出版计划,让出版物形式更多元。

降低出版成本,提高服务性价比。传统出版时代,出版产业链绝大多数环节主要依赖人力操作,出版成本较高。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的出版业,从选题策划、撰写到发行营销,很多环节都可由机器人完成,从而让出版社以更低成本、更低价格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服务,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及粉丝黏性。

推动精准营销,实现个性化传播。当前,出版社主要通过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单向宣传出版动态,缺乏体验与互动交流环节,应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把握读者需求、实现传播内容的精准分发,同时通过运用VR、AR技术增强阅读的沉浸式体验。

精准把握出版用户需求

以新兴技术赋能出版业的数字化建设,有利于出版社精准分析广大用户阅读需求,进而提供与读者需求高度匹配的出版内容、价格、传播渠道等。

利用大数据拓展出版内容。通过大数据,出版社可及时获知多数读者最为关注的核心话题,进而策划相关选题。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100问》、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问答》一经发布即获高度关注。

利用大数据了解读者希望的促销形式。目前湖南12家出版社中有10家在微信公众平台和天猫、当当、京东等平台开设了官方店铺,其中8家出版社推行了“优惠券满减”“折扣包邮”“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但并未产生可观的促销经济效益,亟需依靠大数据了解读者在促销优惠方面的偏好需求。

利用大数据实现出版社与读者之间信息的有效沟通。当前,各出版社一般通过网站、数字出版平台、微博、微信等渠道获取用户行为信息,且处理信息能力有限,导致双向交流不及时精准。应强化人工智能助力,以精准研判读者群体,促进出版社与粉丝用户群的有效交流、紧密黏合,提升出版物发行精准度。

提升IP开发及运营能力

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拓展湖南出版业IP开发空间——

夯实创新根基求突破。提升IP开发及其运营能力是新时代推进出版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我省应对标新技术环境下的新要求,着力在报纸出版、图书出版、动漫出版、网络出版领域创新开发IP。

从内外两个维度求突破。IP创新是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出版市场竞争以及出版社自身生存发展需求则是直接驱动IP创新的内部动因。比如小说《长安十二时辰》被爪子工作室改编成电视剧引发热播,还带动了同名游戏及其他衍生品的开发。该书借助电视剧热播销量增长近10倍,但由于出版社未以开放合作方式深入挖掘IP,所获效益有限。因此,出版业既要修炼好内功,也须实施开放合作战略,聚力打造超级IP。

建构优良生态求突破。随着出版业数字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IP开发环节的专业化细分程度日益加深,任何出版企业都不可能在开发IP的所有环节形成封闭生态圈。因此,湖南出版业在创新业态、提升IP开发及运营能力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出版企业自身能力,还需要与国内与国外、行业内与行业外企业形成多维度竞合关系,进而提升我省出版业整体创新能力。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坚持美育全覆盖 推进高校美育教学改革

杨文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新时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素质全面、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美育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迪心灵、开启智慧,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

当前,不少高校还存在对美育教学不够重视、美育师资及硬件设施不足、美育课程设置欠科学规范、美育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建议多措并举加以破解。

——明确目标,优化美育教学顶层设计。

高校美育应坚持“立德树人”方向,重新定位美育价值、统筹整合美育资源,落实强化公共艺术教育、提升专业艺术教育、改进艺术师范教育三大重点任务。应注重美育内涵建设、优化相关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学科专业体系;加强沟通交流,着力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小学校协同培养的美育机制。

坚持高校美育全覆盖,不仅需要细化相关扶持政策、法规制度,也需要确保美育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场地等。应引导各高校打造具有本校特色优势的优秀美育教师团队,完善教学所需的多功能教室、音乐厅、展览厅等硬件设施,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周边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社会美育资源,确保美育教学顺畅推进。

——融合资源,科学设置美育教学课程。

高校美育课程目前主要有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应进一步增强美育课程的广义性、多样性、兼容性、时代性。

增强广义性,将各学科美育元素融合起来。积极建立美育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比如文学和音乐结合诞生了“诗词歌赋音乐会”、数学和美术结合诞生了“建筑艺术品的结构与美感”、体育与音乐结合诞生了“花样滑冰”“体育舞蹈”等等。

增强多样性,将普及性艺术课程与地方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普及性艺术课程主要包括赏析类、史论类、技能技巧类课程,在这些课程基础上,高校可增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课程。还可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美育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观赏体验,培植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

增强兼容性,做到古与今、洋与中、雅与俗兼顾。从时间和地域维度融合配置艺术类课程,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大学生“真善美”品质。

增强时代性,合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加大新兴技术运用,开发美育精品慕课、建设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美育课程的容纳量和前沿性。

——立足新时代,改革美育教学方式。

新时代高校美育教师不仅要有美的心灵和情怀、渊博的美育知识,还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改进美育教学。

丰富美育教学内涵。应改变传统的学生“聆听、观看、欣赏”,教师播放PPT、讲述课程内容、全程担任主角的教学模式,转而以布置作业形式,让学生通过查文献、搜集互联网资料、咨询访问、研究讨论、思考总结等方式深度参与美育课程,大幅提升高校美育教学实效。

拓展美育教学外延。美育教师应灵活设计教案,将大学生感兴趣的“新鲜事物”作为教学素材,通过“互动式” “对话式”教学引领学生提高分辨美丑的能力,收获外表美、语言美、心灵美、思想美、生活美的美育成果。

强化课内课外融合。美育课堂教学成果需要在校园内外的美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夯实、升华、检验。因此,应支持“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组织开展“大学生艺术节”“高雅艺术进高校”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三下乡艺术展演”“艺术支教”等项目,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聚焦实践,完善美育教学考核方式。

为确保高校美育教学全覆盖、可持续发展,应探索将学生对传统文化(书法、民族器乐、戏曲、剪纸艺术等)继承和创新成果(摄影作品、DV作品、影视作品、服装设计作品等)纳入美育教学考核体系;尝试综合艺术技能、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考核,在鼓励个性、包容差异中引导正确审美。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