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彭艺
“国庆像过年一样”恐怕是许多人的心声。长假期间,长沙“五一商圈”人头攒动,文和友等地标性餐厅人气爆满,连深居陋巷的私房菜馆也排队等位,甚至诞生了“代排队”的新潮服务。八天假期,游客出游意愿高涨,国内文旅强势复苏,湖南诸多城市的“吸粉”能力再次凸显。据文旅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及省文旅厅的统计监测显示,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湖南共接待游客超6173万人次,接待规模位居全国第三,全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2.2亿元。
面对突破性的文旅成绩,除了欢喜也需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尽管今年黄金周湖南接待游客总数进入全国前三,但假期来湘的游客人均消费未突破千元,总量大、人均寡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新媒体时代,有风景、有美食、有历史底蕴、有民俗特色的湖南逐渐成为人们出游的优选。眼下,湖南的旅游吸引力已从数据上得到了最好证明,如何让游客来了湖南不但能了解“湖南是什么”“湖南有什么”,还能将所见所闻所感带走,如何保障既赚了吆喝也做实买卖,应当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构筑“双循环”发展格局发力的方向。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近年来,以杭州西湖为代表的不少景区在门票费用上做“减法”,而在特色演出、娱乐购物、餐饮、民宿等方面做足“加法”,走一条全链条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可见,将“人多”转化为“收入多”,必然要改变单一的消费模式,拉长旅游产业链,实现业态多元化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多消费产品,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
旅游产业的发展既要在游客的体验上下功夫,也不能忽视旅游产品这个重要的物质载体。故宫文旅产品一年销量创十亿的“出圈”表现,很好地证明了文旅产品大有市场。然而,旅游产品开发不是简单的符号移植,只有对本地文化有深入了解,对市场需求有精准把握,并将二者恰到好处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受游客青睐且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湖南文创很有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调研时所言,湖南天然具有文化创意优势,在此基础上深耕不懈,定能取得喜人成果。
旅游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感知与体验,让“到此一游”拥有更多含金量,湖南文旅产业还大有文章可做。从总体不错的成绩单中,找出自身的弱项、短板,继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方能让游客真正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