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让乡村旅游更“适应现代生活”
2020-09-24 06:41:35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彭艺] [责编:徐凯琦] 字体:【

张翼

中秋、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之际,文化和旅游部整合全国乡村旅游资源,推出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据了解,此次推出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既有以北京延庆醉美花海之路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型、以湖南常德世外桃源怡然度假游为代表的景区带动型线路,又有旅游扶贫型、民俗文化型、田园观光休闲型等多种类型乡村游线路。

乡村旅游越来越受青睐,既有疫情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和休闲观念的适应性转型,也有长期以来关于“美好生活”体验越来越趋向“乡愁寻根”等文化母体和精神愉悦的海量需求。由城市到乡村的悠游,既适合人们周末放松,也适合中秋、国庆这样的小长假选择。可以说,不管从类型上怎么定义和划分,人们亲山近水的脚步已势不可挡。

受疫情影响,游客越来越倾向于慢节奏、短周期、近距离的出游方式,对安全、健康、舒适等旅游体验品质更加看重。相比较城市、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的传统目的地,亲近自然、出行便捷、绿色时尚的乡村旅游日益受到青睐。今年7月至8月,乡村旅游总人次、总收入恢复十分明显。如果再考虑到本月上旬,国家农业农村部出台政策,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为乡贤回归创业和居住大开方便之门等政策利好,知识、技术、资金和开放视野、数字理念等返乡潮将加速推进,乡村旅游新一轮勃兴的契机日益成熟。3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集中“推送”,可谓正当其时。

乡村旅游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部分。健康、安全、舒适而彬彬有礼、暖风拂面的乡间人情味,恰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大都市所不拥有的优势。不过,乡村旅游绝非有意的“放任自然”,不是为了适应某种乡愁想象,而故意去拒绝现代化的做法。过度强调原始、苦难,这样做出来的乡村旅游“产品”也许能有一时的眼球效应,可由于脱离了时代发展趋势,一定难以为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选的300条精品线路,一方面将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农业资源,着力开发“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另一方面,也会持续加强与电商平台等合作,开设网上店铺、代销点,注重培育一批“本地网络直播带货能人”。一个“现代生活”,一个“本地能人”,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意识和结果导向十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