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于“无声”中看到“平视”的善良
2020-08-15 08:01:2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璐 蔡蓓蕾] [责编:戴蓉] 字体:【

张璐 蔡蓓蕾

一对德国夫妇在长沙开了家“无声”西点屋,这家店几乎不盈利,却经营了9年。与其他西点屋不同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聋哑人。用店主吴正荣的话说,西点屋虽不热闹却很温暖。这对德国夫妻的善举在网络上打动了无数人。

残疾人,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群体。熟悉,因为他们的身影并不鲜见;陌生,源于残疾人似乎和大众的日常生活总隔着些距离。有的人对残疾人依然不乏标签化的认识,有意无意间,总会流露出“你们不一样”的感受。“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在“无声”西点屋里,他们的世界无声,但精神世界并不因此而自然残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用实际行动,回馈给这个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无声”所讲述的,是一个如何与命运对话、如何创造属于自己价值的故事。

吴正荣夫妻的举动也许并非惊天动地,却让人们感受到了善良、温暖,以及“平视”。“自食其力,更有尊严。”给钱捐物,只能解决他们一时的困顿;教会残疾人士一门手艺,才能让他们有安身立命之本。在他们眼中,残疾人不再是被动的受助对象,而是变为平等参与的主体,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分子。

哪怕在今年疫情期间,“无声”西点屋也坚持不裁员、面包不涨价,因为担心“员工在别的地方找工作没有那么容易”,这个细节同样在每个人的心头激起共振。正如店内一位老顾客想出的口号——把面包带回家,把爱传递出来。面包,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仅仅是满足味蕾的香甜美味,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社会文明的光谱,也映照着全体社会成员的互助精神、人文意识和平等理念。

为残疾人创造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全社会就将收获什么样的精神馈赠。一间小小的西点屋,一对来自异国的夫妻,一群自食其力的听障人士,“无声”却蕴藏着它们独有的语言,感动着你我,温暖着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