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曾散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听从指挥,随喊随到”
4月15日,当我拿到长沙县卫生健康局颁发的《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就意味着我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正式告一段落。作为一名所谓的武汉“逆行者”,那些奔波在武汉三镇的过往,必将铭刻在我的内心深处。
农历新年前后,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一直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看到确诊人数越来越多,心里慌乱而沉重,根本不能静下心来继续之前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的创作。面对如此的灾难,作为一名青年报告文学写作者,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使命用手中的笔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
我在新闻中关注到“95后”青年女医生甘如意的事迹之后,深受触动,她只身一人骑单车4天3晚,逆行300多公里,从老家返回武汉抗“疫”一线,路上的曲折与艰辛时刻考验着年轻且瘦小的她,是身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支撑着她最终抵达武汉。
甘如意有她的责任和使命,我也有我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一个定位,也会有自己的一份责任。
近年来,我创作的视角主要聚焦当代青年群体,之前我采访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的时候,和甘如意母校的老师有过较多的联系,于是通过她的老师与她取得联系。去武汉之前我就已经在电话和微信上开始了采访,创作的报告文学《甘心》发表于《光明日报》。
当真正接到中国作协赴武汉一线采访的通知时,我有些诚惶诚恐,担心自己水平有限,完成不了任务。二月份的武汉疫情形势仍然严峻,面对凶险的病毒,正常人的思维应该都会有所恐惧。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听从指挥,随喊随到。”
通过有关部门的协调,2月26日中午,我乘坐高铁从长沙抵达武汉。那天阴阴沉沉,寒意逼人,目光所及,冷冷清清。
我们的采访是在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在武汉与几位老师会合后,通过分工,我继续聚焦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抗“疫”群体。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截至4月初返回长沙隔离观察,我在武汉采访的时间近40天。受当时抗击疫情的氛围影响,感觉每个人都在奔跑,都在抢时间。所以我的采访节奏也比较快,几乎每天上午、下午甚至晚上都在外面跑。
有次采访1992年出生的青年志愿者郑能量,先是去硚口区荣华街建国社区给有需要的人送盒饭,后来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搬运物资,去湖北省中医院送出院患者回家。那天到了后半夜一直下着雨,等我回到驻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再做好消杀工作,三点多钟才睡。
郑能量是长沙人,大年初一他从长沙开车逆行武汉做志愿者。他表示:“我志愿进入疫区做志愿者,志愿接受最脏最累的一切任务,这都是我的选择,也都是自己的社会责任。”郑能量穿梭在武汉三镇,先后义务帮助有需要的市民出行、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运送医疗物资,甚至协助运送死亡的患者。连续3天,我一边采访,一边跟郑能量及车队一起当志愿者,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眼看着他时刻保持待命状态,只要接到求助电话,就立马出发,每天开车送人、拉物资,奋战十七八个小时,跑四五百公里路。从他身上,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广大志愿者们为这座城市做出的奉献。
在武汉的采访过程中,我被许多平凡普通人的善良大爱所感动。因为我关注的是整个青年群体,所以采访面比较广,去的地方也比较多。比如医护人员,我采访了北京、湖南、辽宁、四川、贵州、浙江、河北等省市的援鄂医疗队,也采访了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这些新建的医院,还有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第四医院这些本地医院的医护人员。
我采访了许多志愿者,有的是接送医护人员的爱心车队司机,也有帮助运送物资的爱心团队,他们大部分是自己贴钱在做好事。还有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的建设者,有些人在医院建成之后选择留守下来,维护医院的设备运转。他们都是普通平凡的劳动者,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那种朴实善良的光,让我感到温暖。
在水果湖街北环路社区的那次采访,让我记忆犹新。1991年出生的张忻欣是社区的二把手,因社区一把手、三把手都确诊或疑似了,仅剩下她带着社区几个人管理着一个近两万人的大社区。她数次目睹死亡,还要处理许多复杂的突发事情,她仅仅是一个20多岁的女孩,突然被这次疫情裹挟着推到了最前台,挑起了最重的担子。我采访的时候,她回想起“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每户上门排查的那些“兵荒马乱”的时刻,眼泪汹涌而出,浸透了口罩,令我万分感慨。换作是我,身为比她还大几岁的男子汉,都不知道能否担得起这副沉重而艰巨的担子。
跟消防队员去隔离点做全面消杀那次的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穿防护服的难受。为了给楼道做彻底消杀,我从一楼爬到五楼后,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胸闷、气短、呼吸极为不畅,嗓子里根本发不出声音。尽管那天气温较低,但我依然大汗淋漓,护目镜模糊一片,几次摔倒。结束任务后,整个下午依然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头晕晕乎乎的,真正感受了抗“疫”最前线人员的艰难。他们每天都如此全副武装地工作,身体遭受巨大的考验。
文学的最终价值是温暖人心
在整个抗击疫情的群体中,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是主力队伍,其中“90后”甚至“00后”占比最高,以4.2万名援鄂医疗队员为例,“90后”超过三分之一,是武汉保卫战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采访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青年一代在茁壮成长。他们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国家面临危难之际勇敢地站出来,冲在前线,在抗疫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差一点也是“90后”,看到他们朝气蓬勃的身影,仿佛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在不同的采访对象身上,我都看到了一股积极向上的蓬勃力量,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反映了这个精神内核。比如志愿者郑能量,他身上那种青年的奉献担当与责任感夺目耀眼。还有方舱医院众多“90后”女医护人员,特别是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谢宇雯和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田芳芳,她们悉心照顾病人,给患者带去温暖与温馨,她们乐观开朗的力量,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气息,使得患者身心愉悦,放下心理负担,成为治愈轻症患者的一剂良药。
在武汉一个多月,我紧锣密鼓地采访,创作了《爱的温暖与力量》《温暖的光》《甘心》《迎风吐蕊 朵朵花开》《生命的节点》《湘水北去》等一批报告文学作品,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还有些作品被期刊留用,近期陆续也会刊发出来。
我觉得,文学的最终价值是温暖人心。报告文学写作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起到了文学“轻骑兵”的作用,深入现场,见证历史,记录抗“疫”前线的伟岸风景,以及每个个体背后的动人故事,让他们身上映射出的希望之光照耀更多人的内心。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为一名青年报告文学写作者,我更应该肩负起责任与担当,做时代的书写者和记录员。根据采访收集的素材,我正在创作一部反映青年抗“疫”的长篇报告文学,书写战“疫”中的青春之歌,全景式地反映新时代青年在国家危难时刻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精神风貌,暂定名为《青春脊梁》。因为这些青年就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将是我们国家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