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撬动土地流转的有力杠杆
2020-04-14 11:26:26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永华] [责编:曾璇] 字体:【

朱永华

4月12日,汉寿县坡头镇竹山村村民刘其太,领到了该县编号为“00001”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鉴证书。据悉,这是全省公开可查的由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发出的第一份“红皮、印章”鉴证书。

这份不起眼的“红本本”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鉴证书面世之前,农户之间,或者工商资本与所有者之间,虽然可以用合同、协议的形式实现土地的流转使用,但其零散、临时、不规范的缺陷显而易见。而鉴证书以更加规范、“普适”、更具有法律效力的形式,更好地保护了各方的权益,提高使用者投入的积极性,因而更加有利于加快土地的流转。

刘其太此次获得的集体资产——7块连片合计40亩的水塘,是通过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以公开竞价方式交易其经营权,价格为每年每亩300元。“改革以前,这7块水塘由7个村民分别承包经营,合同一年一签,租金每年每亩200元上下。经营户不敢在基础设施上多投入,村集体的资产收益也不稳定。现在通过挂牌竞价成交,公开、公平,村集体也增加了收入,大家都高兴。”

农业农村要突破既有瓶颈,化解低质量运行、效率低下等各方面问题,唯有彻底打破一直存在的土地权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的产权制度。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都重视“三农”工作,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依然突出。其中,尽管“三权分置”的土地政策已经出台多年,由于各方面因素,在土地有效流转并发挥其应有的市场效应方面并不理想。鉴证书的出台,可以说是一根有力的杠杆,必将起到撬动土地流转的有效作用,进一步推动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当然,鉴证书只是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工具之一,还不能担当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终极”大任。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保护农民基本利益的基础上,各地可以积极探索、开发出更多的“工具”。无论是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谋求乡村振兴,这都是绕不过去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