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邹晨莹
12月24日6时48分,C7852次列车从长株潭城铁株洲南站驶出。“终于等到你!”车厢内满溢着乘客的感言。这是长株潭城际铁路上,首次飞驰着“湖南造”的动车组,由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联合立项、研制。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城市群发展的基础。这些年,我省积极谋划、逐步推进长株潭城铁“公交化”,不断提高运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客流量平峰时,进行公交化运营;又可在客流量高峰时,快速重联为8节编组,最大程度提高运行效率……CJ6动车组在城际铁路上载客,意味着长株潭一体化的进展更为积极。
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更为重要的是日趋完善的协同创新环境。
轨道机车湖南造,听上去似乎不是新鲜事,毕竟,那么多的“全球第一”“全国第一”,是湖南作为轨道交通引领者的底气。但是,人们感慨的不仅是“坐家乡造动车,畅游长株潭”的历史意义,更在反复确认这样一个共识:要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必须加强创新合作。
长株潭是世界轨道交通配套最完善、最集中的区域。从研发上来讲,长株潭拥有着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从实践上来讲,株洲有整机制造、核心部件制造的产业集群,长沙形成有轨电车、磁浮车辆装备、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等产业布局,而且长株潭一体化的方方面面,又为轨道交通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湖南造CJ6”的成功,得益于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提升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彰显着科研与实践无缝对接带来的巨大能量。可预计的是,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科研合作不断深化,技术溢出呈现多点爆发,产业发展生态逐步优化,更大程度上促进了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升级。
创新协同,向未来飞驰。“湖南造CJ6”的样本意义在于:一方面,轨道交通产业链的相互衔接,为长株潭三市走出同构性、同质化发展困境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长株潭一体化要保持不竭的动力和势头,必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