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文学奖,如何评远比评出谁更重要
2019-12-08 07:17:26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易博文] [责编:谭思敏] 字体:【

易博文

“十三村文学奖”以特等奖50万元的“打赏”,“奖”惊四座。散文《十三村记》拔得头筹。平心而论,这篇作品是不错的,但争议也随之而来。质疑者、辩护者、中立者各有其人,余波未息。

文学奖惹争议,其实很正常。2014年,首届路遥文学奖揭晓,阎真的长篇小说《活着之上》折桂,也引发质疑,引得作者发出“交给时间去检验”的感叹。即使分别代表国际和国内最高文学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也是伴随着争议一路走来。钱钟书先生就曾在《光明日报》发文,历数“诺奖委”的错评与漏评,条条款款,有根有据。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奖项的评选结果,大抵会引来质疑,甚至不满。获奖者、举办者都应以平常心待之,不必过于在意。

对任何一个文学奖来说,更值得讨论的话题是:如何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地评选出佳作。这得请专业的人(文艺评论家、文艺创作者等),按一定程序(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委,最大限度压缩寻租空间),做专业的事(议定评选标准、票决评选结果等)。这样评奖,纵使个别人不服,也能得到较为一致的公认。惟此,奖项才能不断增强公信力,吸引名家参与,评出精品佳作。

如何评远比评出谁更重要。纠结于作品,不如推敲于评选,这才是对继续办好奖项有益的事情。礼赞文学更要敬畏文学,按文学的规律办事。不钦定、不干预、不影响,冠名之外无他求,这才是文学奖的正确“开评方式”。本届评选,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当勉励之;如果尚有欠缺,这就是努力的方向。

扶持文学事业是一个高尚的举动,文学的发展也有赖于民间力量的踊跃参与。对企业自发举办的征文评奖活动,我们当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之,以激赏的眼光鼓励之,以友善的心愿帮助之,使这个已经举办了5届的评奖活动长青、叶茂。也期待更多人来襄赞文学,嘉惠文人,繁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