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制造业基地建设三年回眸:"湖南智造"跑出新姿态
2019-12-04 10:37:58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曾璇] 字体:【

“湖南智造”跑出新姿态

——我省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三年回眸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曹娴 通讯员 陶韬 卢志理

10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一面巨幅国旗“点亮”,震撼世界。这是由三一起重设备吊起长90米、宽60米的网幕。事后,三一收到了来自“70周年国庆联欢活动”指挥部的第001号感谢状。

C919大飞机、“复兴号”列车、“海牛号”深海钻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大国重器”,都有“湖南制造”的元素闪耀。可以说,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的版图上,湖南已占有重要一席。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站在新起点,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从“湖南制造”到“湖南智造”,湖南按下加速键,跑出新姿态。

1  抓产业、谋产业、强产业,“制造大省”加快迈向“制造强省”

11月19日,长沙格力电器大型中央空调生产基地,首台“长沙造”大型中央空调机组下线,投产之后每年将新增产值40亿元。

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现场透露了一个“小梦想”:在长沙投资实现百亿突破。这个“小梦想”折射出的,正是近年湖南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生动场景。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振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制造业。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战略,认定了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走出一条湖南特色制造强省建设路子!”2016年初,我省成立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为组长的湖南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高位推动,统筹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出台,绘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设立规模超过10亿元的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真金白银”支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抓产业、谋产业、强产业,是省委、省政府近3年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3年来,我省每年举行全省性、高规格的产业项目现场观摩和推进会。

省委书记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率队,带领观摩团先后深入娄底、湘潭、株洲、长沙、邵阳等地,观摩一批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和产业项目,举行全省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走进5年引进200个工业项目的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召开全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引导全省上下形成“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的浓厚氛围。

筑巢引凤,一栋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135”工程成功引进企业6000余家;“产业项目建设年”吹响号角,大力实施10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位科技创新人才……一批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子湖南、开花结果,2018年我省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三位;今年前10月,工业投资增长18.1%。

今年以来,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蓝思智能机器人、新金宝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引进96家“三类500强”企业产业项目139个。

地处中部的湖南,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天河”超级计算机7次蝉联世界超算榜首,铁建重工自主研制开发50余项国内和全球首台套产品,株洲产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等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菱造”精品钢材“撑起”一批国内外重大项目、“超级工程”。

“湖南制造”提档加速。来自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升至全国第12位;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6年的6.9%提高到今年前三季度的8.2%。其中,制造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已超过90%。

3月25日,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制造工厂。通讯员 摄

2  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蓄势待发,世界级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产业链,连接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培育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强省,我省以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为抓手。”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说。

2016年,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产业基础、有龙头企业、有研发力量,并具有突破性或颠覆性技术的原则,筛选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编制了产业链行动计划,举全省之力重点推进。

14位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联系推动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加快发展。长沙、湘潭、株洲等多地采取“非常手段”,实施“链长制”,设立专门的产业链推进机构,培育发展壮大优势、新兴产业。

省会长沙,平均每天引进一个产业链项目、有4.5亿元投资注入;从株洲“田心”出发,大约5公里范围内可以找到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企业;位于湘西大山深处的泸溪高新区,近年聚集起11家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微细球形铝粉产量占据全球市场20%以上。

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不断壮大,蓄势待发。舞活龙头,中国长城制造的国产整机,核心部件过半是“湖南特产”,串起了从芯片、基础软件到整机及终端、应用软件的安全可靠计算机及信息安全产业链;在北汽株洲基地、中车时代电动的带动下,株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向千亿规模发起冲击。

通过彩虹盖板玻璃、OLED等重大项目引进和实施,显示功能材料产业链向新型显示功能器件延伸,安全可靠计算机及信息安全产业链向计算机、手机等领域延伸。

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呼之欲出。24家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参展、现场订单和采购金额超过200亿元,今年5月举行的2019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首次亮相就跻身世界一流工程机械展会行列;金秋十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落户湖南。精彩“好戏”接连上演,背后是湖南作为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的底气与实力。

好消息不断,长沙的工程机械、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近日成功入围工信部2019年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国总共34个集群入围。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与优势,我省正在全力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打造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产业转型升级“井喷”式发展,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形成智能制造高地

当“智能”融入制造,“湖南制造”以“分秒”计时成为常态:10秒生产一件铝轮毂,80秒造出一台发动机,3分钟制作一床被芯,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18分钟下线一台环卫洗扫车……

推动湖南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延伸拓展,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形成智能制造高地,我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专项行动,搭建推进平台、开展试点示范,抢占“智高点”。

短短几年,百花齐放,光彩夺目。三一重工18号厂房是亚洲最大智能化车间,中车株机建成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长沙博世4.0生产线是博世全球工业4.0项目运用智能化模块最多的生产基地之一;株洲国创成功创建轨道交通领域唯一国家制造创新中心;梦洁家纺、加加酱油、金龙铸造等在行业内“首吃螃蟹”,成为国家级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试点示范。

以智能制造为方向,产业转型升级呈现“井喷”式发展,在全国探索了智能制造湖南模式,形成了“长沙现象”。截至目前,湖南共认定5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74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共有16家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项目27个,数量分别居全国第六、第七。作为智能制造的“领头雁”,长沙市已有668家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其中获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及专项27个,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近日,长沙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全力向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进军。

全球首款智轨电车、全球首台5G遥控挖掘机、全球首台永磁电机驱动盾构机……智能“明星”产品层出不穷。统计数据显示,“湖南智造”的分量越来越重。2018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和18.3%。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三年来,湖南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成绩可圈可点,为制造强国建设作出了湖南贡献。专家表示,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省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较弱、部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有待完善等短板依然突出。建设制造强省,挑战与机遇并存。要坚定不移抓好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入融合,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省已先后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大数据产业、超高清视频产业、5G应用创新、工业APP培育等多个“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政策措施落实,加快应用场景落地,加大产品创新支持,变“盆景”为“风景”,一批活力十足的新兴产业令人期待。

制图/刘也

权威访谈

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

湖南日报记者 曹娴

湖南实现中部崛起必须要制造业崛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列为目标任务之一。近日,记者就此专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

曹慧泉说,只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新部署新要求,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才能确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坚定不移地抓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提升产业链水平,形成集群优势。最近,长沙的工程机械、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成功入围工信部2019年先进制造业集群。我省将全力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打造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消费品工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形成8~1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基础能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继续开展试点示范,力争到2020年形成50家示范企业、100个示范车间。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去产能长效机制。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发挥超级计算机、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IGBT等装备领域和重点新材料领域优势,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战略任务揭榜攻关,攻克一批核心技术。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以5G应用创新为突出重点,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和超高清视频两大核心应用场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1年5G相关产业规模过1000亿元。继续办好世界计算机大会,引导国内外计算机领军企业和知名配套商来湘发展,力争到2021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突破整机、关键芯片、基础元器件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力争到2021年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发展“互联网+制造业”,支持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继续引导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力争到2021年培育部署2万个以上工业APP。

促进制造业创新开放。落实“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部署,继续实施好“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建立全省制造强省重大项目库并滚动管理,引进和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与央企合作协议落地实施。组织产业精准对接合作活动。紧盯“三类500强”,培育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领军企业。

典型案例

智能引领 登“高”不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利飞

“在高空作业机械细分领域,相较国内外领军企业,中联重科是一个‘后来者’,但我们做到了快速突破。”在望城经开区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工厂,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公司总经理任会礼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联重科建造了全国首条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年产能1.2万台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拓市不到一年,销售预计可突破7亿元。

走进明亮洁净的生产车间,型材上料、切割,底盘、托盘分装,机械总装,设备调试,成品出库等工序,在3万平方米的厂房内有序铺开;物流配送、工序衔接顺畅紧凑。

繁忙却不熙攘,因为“忙碌”的都是机器人。

物流小车将3米长的型材送至切割“等候区”;黄色的机器手臂,“利索”地抓起一根型材,传送至智能切割区;机器切割臂在封闭无人区域内,将型材切断、截面、打孔、冲压、放回传送带,系列动作在3分钟内一气呵成。传统人工操作,每个动作皆需花费8至10分钟。

传送带上被切断的型材上,都贴上了一张信息磁条,这是它们的“身份证”。

“在传送带末端,相关设备能够通过扫描信息磁条,自动识别这根初加工的型材是做什么用的、要运送到哪个工位、加工成什么样。”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公司生产制造中心副经理李杰说,整个工厂网络全覆盖,指令自动下达、信息自动采集,生产设备、机器人、传感器和工控之间互连互通,产线计划、生产工艺等实现信息化管理。

李杰说,中联重科高机智能工厂下线一台高空作业机械,只需12分钟;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让产品质量具备了稳定可控。

目前全球高空作业机械的最高高度为58米,未来一定会有更高的、更新型的高空作业设备,中联重科已经在做这方面的设计和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