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市州新闻 > 正文
强基层 见行动丨衡阳:激发乡村干部干事激情
2019-11-11 07:22:35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陈鸿飞] [责编:谭思敏]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颜洪波

11月10日上午,省人大代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党总支书记刘准来到位于梅花组的“田园沐歌”旅游项目现场,协调处理景区道路建设的征地问题。

梅花村原有一条宽3米的老路,现在要拓宽成10米的柏油路。这天,刘准协调村民支持项目用地。“这条路修好后,方便游客自驾游进入项目景区。”他说,那时游客来了,人气旺了,村民可以做导游、开餐馆、建民宿,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省委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干货满满,在衡阳基层引起强烈反响。衡阳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让省委的政策红利在衡阳落地生根,激发了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抓乡促村强基层

“抓村先抓乡,强村先强乡”。衡阳市建立抓乡促村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形成强化自身抓基层的良好工作局面。

针对乡镇(街道)“事权不统一、权责不对等”的问题,该市进一步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为乡镇(街道)赋权强能,依法下放或委托乡镇(街道)行使相应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目前,有367项行政权力和审批服务事项下沉、延伸到乡镇(街道)。除公安实行派驻体制外,对司法、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所驻的站所人员全部实行属地管理,由乡镇(街道)统一调配指挥,党组织关系接受乡镇(街道)党(工)委管理,人事任免应征得乡镇(街道)同意;乡镇(街道)负责对其进行人事考核,扭转管人不管事、管事不管人的被动局面。

该市建立完善的乡镇(街道)驻村(社区)责任制,强化乡镇(街道)抓村(社区)的直接责任。尤其对重点村(社区)、老大难村(社区)、对多年整顿没有明显改观的村(社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直接包、重点抓,限期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共摸排194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全部实行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联点整顿。目前,全市有135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转化到位。

严管厚爱村干部

“今年,衡阳市村党组织书记待遇又提高了。” 衡南县泉溪镇喇叭堰村党总支书记刘安生快人快语,经济待遇已连涨了3年,由2016年每月不足900元,提高到今年3000元,“省委对村干部的关爱,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回报关爱,干劲更足。为了脱贫致富,近年来,刘安生与村支两委一道,带领村民发展特种水果产业。至今年10月底,9个村民小组共流转开垦荒山面积3100多亩。其中,无核冰糖橙挂果面积700多亩,预计年产35万公斤左右,村民仅此一项获利200多万元。

今来,衡阳市进一步加强村支两委班子管理,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出台《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村干部警示谈话和有错无为退出机制,对存在不能按期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等10种情形之一的村干部,进行警示谈话。对存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跑偏走样等12种情形之一的村干部,予以免职、责令辞职或按法定程序予以罢免,起到很好的奖优罚劣作用。

抓实村干部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今年以来,全市举办村干部集中培训班60余期,共培训1万余人次。

按照村干部“新标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目前,该市每村储备1至2名后备力量,县市区委组织部按照“一县一库、一乡一册、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今年以来,全市共确定4911名村级后备干部。

创新健全农村治理机制

今年以来,衡阳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完善制度,创新健全农村治理机制。

在村一级,该市全面推行“一核多会”制度,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监督委员会、红白喜事理事会和乡贤会等多种村民自治组织在村级治理中的作用;在村民小组,探索实施“一户三员”制度,设立党员中心户和调解员、监督员、议事员。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农村治理的组织体系,强化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发动各类主体参与农村基层治理,在推进村级事务民主监督、抵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调处村民纠纷、美化村容村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