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谁更畅达,谁领风骚
2019-10-28 08:23:04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邹晨莹

前些天,笔者随省社科专家服务团走进泸溪,看专家们为后发区域如何推进全域旅游“号脉开方”。去程历时近7小时,发朋友圈感叹道,“上一回坐这么长时间的汽车,还是几年前去石门坎”。随后有省外朋友回复:现在从贵阳去石门坎不到5小时。

从旅游的发展趋势上看,黄金周、春节假期可供挖掘的潜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平日的休闲游的空间异常辽阔。把游人们无处可去的周末,与三湘四水好风光联系起来,交通仍是最大掣肘。对于平日里困守在格子间里“996”的小伙伴们而言,一个“说走就走”的理想目的地,是像乘坐地铁一样方便到达的地方。一天能游览两三个地方,休闲旅游尽在其中矣,这样才能激发周末出游的可能性。

我省立体交通体系日臻完善,A级以上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外界衔接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打通。但对标高品质旅游的需要,确实还是存在不少短板,尤其是“内循环”不畅。只有实现市、区、乡、村四级旅游目的地之间、城区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交通无缝对接,才能更好释放旅游红利。

沪昆高铁将散落在珠三角、长三角、云贵高原的旅游资源串成“珍珠链”,将湖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带出“深闺”。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一轮高铁旅游经济发展开始了竞跑。笔者朋友所言的“不到5小时”,背后是贵州这两年高效地改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再看杭黄铁路,自古以来交通不便的皖南地区就此融入了江浙沪“一小时交通圈”。当旅游市场半径扩大,谁更畅达,谁领风骚。

作为我省旅游黄金要道,长张高速的拥堵“名声在外”。加强旅游交通的硬件建设相当于扩大“带宽”,提升服务水平就如同提升“读写速度”。建设水平与需求运力不对称,好比上传快、下载慢;而公共交通接驳能力、旅游运输安全管理等服务水平如果落后,就像是“读写速度”被大大制约。进出通畅,运力要跟上,管理也要跟上。

有人会说,旅游交通建设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至少还要几年时间才能实现华丽转身。但不代表短期内“无计可施”,可从内部挖潜。比如,策划旅游线路,包装一批特色鲜明、长短结合的线路,既能让游客的行程能看到更多风景,还能避免旅游景区冷热不均,并且实现从封闭的单循环模式“切换”到开放的“旅游+”模式。

湖南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要在全域旅游生态景观路建设等领域起到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千万不能错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