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湖南日报评论员|为高品质农业搭台唱戏
2019-10-25 11:07:35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湖南日报评论员] [责编:肖秀芬] 字体:【

湖南日报评论员

刚送走论道“智慧出行”的嘉宾,长沙又迎来了从田间地头走来的客人:第二十一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展现高品质农业的魅力,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过20多年精心培育,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已成长为全国农业领域极具影响力、美誉度的大型农业品牌盛会,是湖南首家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的农业类博览会,成为助推湖南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次农博会从农产品、农业科技、农业装备等“硬件”,到新农村建设成果、休闲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业配套服务等“软件”,全产业链全面覆盖,从搭建平台、打造“国际朋友圈”,到聚焦“中部崛起”、致力脱贫攻坚,勾勒出实现高品质农业的美好前景。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必须”擘画出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湖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也是特色农产品大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以三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有力推动着湖南农业从粗放向精细、从高产量向高品质的嬗变。这次农博会可以看作是检验湖南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成效的擂台。

我省精细农业发展其势已成。从俏销市场多年的临武鸭、东江鱼,到走上精品化路子的安化黑茶、靖州杨梅、炎陵黄桃,从高出普通稻米价格数倍的南县、道县大米,到受市场追捧的宁乡花猪肉……一大批高品质的农副产品,印证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14个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示范片)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新颖的生产形式,科技下乡、电商进村等带着科技创新印迹的经营模式,正形成农村、农业的聚合、裂变效应,为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赋能。

农为邦本,食为政首。在需求端,人民群众对“吃好”的期待日益强烈,在供给端,生产者对提升农业效益的要求日益急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增加销路好、品质高、市场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人多地少、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的省情,决定着湖南农业要以乡村特色资源为根基,做好“精”的文章、下足“细”的功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质,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特”的乡村产业格局,努力让农村成为干事创业的舞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做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这篇大文章,是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就难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农业就只能是弱势农业、低效农业。既要推动三产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效益、竞争力,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又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乡村产业,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农博会既是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检视,更是一场思想的交流、观点的碰撞。借助这一舞台,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湖南优质农产品的美誉度,继续农业大省的美丽蝶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