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邹晨莹
连日来,不少爱打“农药”的小伙伴,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分享洞庭湖、杂交水稻、十八洞村等精美图片,邀请好友“一起建设社会主义”。一款名叫《家国梦》的手机游戏风靡全国,不断解锁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建设成就。
只有9块土地,要求在有限的土地上可以提高收益,使人渐渐懂得城市治理的不易;食品厂和菜市场的搭配,收益高于木材厂和便利店的搭配,让玩家无形中知晓延长产业链的重要性。既要熟悉政策运用,又要设计生产生活区域,年轻人正通过诸如《家国梦》这样的手游,用自己的方式主动感受时代、熟悉政策,在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对话中,让家国情怀突破“次元壁”。
前些天,一篇《祖国越来越会跟年轻人沟通了》的文章刷屏,谈了许多宣传思想工作的变化。10年前,笔者坐在电影院里看的是《建国大业》(这当然是一部好片子),主角是革命领袖、英雄群体,加上史诗配乐和激昂对白,热血涌上心头,爱国情绪高涨。10年后,国庆假期上演了三部“不太一样”的主旋律电影,每一个主角更像大多数的我们,从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爱国情怀,更加可以共情、更加触手可及,因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植入到普通人的平凡日常。
宣传思想工作,到底是与人沟通的工作。《家国梦》的游戏设置,内核仍是宏大叙事,献礼影片讲述的还是“爱国”这等宏大主题,因而游戏的火爆、影片的票房,侧面印证着:年轻人并不拒绝崇高,只是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与年轻人对话,不是迎合也不能假装,而是要积极拥抱、走心投入,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沟通交流、合理引导,才能凝聚人心向上的力量。
善于与年轻人沟通,有些事情便呈水到渠成之势:微信头像换上有国旗的图案,每天都有人晒出自己和国旗的合影,饭圈女孩集体“守护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哥哥”……年轻人见证了国家发展、国力强盛,对国家和民族充满自豪,乐于传播每一点进步和每一份感动。当年轻人更多地把视线从风花雪月转向“星辰大海”,也就在与国家、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完成着自身的蜕变与成长。
技术的变革不再受限于某一个环节,信息的传递不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流量的产生不再垄断于某一个入口,握着鼠标、看着屏幕长大的年轻人,注定影响时代前进的方向。能与年轻人对话,或许就赢得了未来。国家如此,媒体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