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德斌
8月7日,有媒体报道,闪银、拍拍贷、及贷等平台在国家取缔校园贷之后,仍悄悄从事该类业务。暗访的7家平台中,仍从事校园贷的占比超过42%。其中,闪银平台向学生发放高利贷年化利率高达199.38%。
那些在校园贷中殒失的鲜活生命,仍未能阻止校园贷平台们将魔爪伸向校园;那些悲痛欲绝的父母,泪水依稀在眼前,校园贷却死灰复燃。2017年曝光的裸贷事件,让校园贷“臭名昭著”。当年监管机构屡屡对校园贷出手,一时间不少校园贷机构知趣退场。之后原银监会、教育部等部委不断针对校园贷出台文件,监管态度不可谓不严厉,然而校园贷却屡禁不止。此次校园贷卷土重来,虽然暂时还没有出现重大恶性事件,但依旧是高利息,甚至手段更加复杂,不得不令人警惕。
为什么校园贷屡禁不止?一是以前的校园贷机构形成了路径依赖,不会干别的,只会放校园贷,且校园贷带来的利润仍旧十分可观;二是一些现金贷产品被包装成了常规的消费分期产品,从而渗透到了校园市场;三是对于正规金融机构来说,普通学生并不是非常优质的借款人,即便能给予贷款支持,其额度也有限,那么有更多资金需求甚至已形成借贷习惯的学生,只能向校园贷伸手。供给和需求一直都存在,而监管未能对“变相校园贷”进行及时识别和有效惩戒,很难抑制供需双方的结合。
“供求两旺”情况下,监管必须实时跟进斩“黑手”。无论校园贷“马甲”有多少、隐藏有多深,一些平台违规开展校园贷业务,乃是明知故犯、顶风作案。监管部门必须出手,对违规平台进行严厉整顿和处罚。
此外,大学生虽然没有收入来源,但信用意识比较强,属于相对优质客户。且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未来收入和发展前景较好,不久亦将有购房、购车等需求,是商业银行的潜在客户。银行应风物长宜放眼量,积极参与开发正规校园贷款业务。开“正门”,方可既满足大学生的贷款需求,又将风险控制到最小,确保校园借贷行为在可控范围内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