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谢师宴”不如“谢师言”
2019-08-09 07:25:50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欧阳金雨] [责编:谭思敏] 字体:【

“谢师宴”不如“谢师言”

欧阳金雨

近期进入“升学季”,违规办“谢师宴”受到查处的案件又多了起来。株洲两名干部为考上大学的儿女举办“谢师宴”,并违规收受亲戚以外人员礼金,最终受到党内处分。在儿女即将踏入大学校门之际,用违规违纪的行为为他们送行,不值当,令人惋惜。此类案件禁而不绝,更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育人的老师,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学生金榜题名行“谢师礼”,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之所以为“谢师宴”划红线,并非谢师有错,原因就在“宴”已变味。谢师宴由情感表达蜕变成名利张扬、甚至成为逐利、围猎的手段。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天底下最纯真的情谊,应该像“君子之交”一样不掺杂任何功利因素。然而,近年少数人受世风影响和利益驱使,借“谢师”之名大摆宴席。一为彰显儿女有出息,为家庭挣面子;二为搞人情交换和利益输送。殊不知,宴席场面大了,“谢师”的真意却少了。

前几天,《湖南日报》报道的一种“谢师”做法则另辟蹊径、颇有新意。说的是在常德桃源一中校园内,有一块“谢师恩 新文明”的公示栏。栏里已经被便利贴贴满,几乎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的学生相邀来此,将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化为笔尖的文字。公示栏里还有学生们用心创作的绘画作品、特别的符号,记录着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子们致老师的一封封信、一段段话,真挚而清新,读之令人欣然。这种“谢师言”是任何奢华的“谢师宴”都远不能及的。许多人读过梁实秋笔下的“徐老虎”、汪曾祺笔下的“沈先生”、冰心纪念的“T女士”,更有许多人曾经为魏巍那句“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而感动不已。谢师贵在用心。一封信、一张贺卡、一张合影,乃至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形式看似简单朴实,照样能表达感恩。这样纯洁的形式,更符合我国千年不坠的文教传统。

最近,岳阳、衡阳等地相继对“升学宴”“谢师宴”提前预警。不搞“谢师宴”,多写“谢师言”,不仅狠刹吃请、送礼歪风,也令“谢师礼”回归“初心”,就是切实尊重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