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欧阳金雨
今年10月底前,长沙要实现所有社区和单位垃圾分类的全面覆盖,时间紧、任务重。在这场“垃圾革命”中,怎样才能确保“一分到底”?从源头的投放,到中端的收集、运输,再到末端的处理,还有哪些“拖后腿”的地方?只有在“关键小事”上各个击破,把功夫做足,垃圾分类才能进家庭、进社区,走向日常。
源头上,最让市民纠结的,是生活垃圾如何正确分类的问题。媒体上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铺天盖地,手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分类APP。浏览、体验后不难发现,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也要讲究技巧,把握判断的原则,记材质、记口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对垃圾分类过程中出现的民意,也要妥善应对。如大多数城市都推行定点定时投放,怎么照顾加班、上夜班的人群?一些地方建设的智慧社区值得效仿。这些小区的门禁卡与智能化改造后的垃圾箱房绑定,使得居民扔垃圾也像进家门一样刷卡自动开门,一举解决了时间问题。再如,湿垃圾“破袋”一直是分类难点,一些地方尝试在投放点加装洗手池,或是自制破袋工具,让民间智慧助力分类工程。对于一些难于分类的商品,有商家还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商标内容设计,标注垃圾属性,辅助居民正确分类处理。这些细节的完善,让居民体会到倡导者的贴心,大大提高了配合意识。
到了中端,市民最担心的,是混装混运会对垃圾分类造成“毁灭性”打击。不妨对各品类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改造,增加计量称重、身份识别、轨迹监控等管理功能,实现精准管理;或是用经济杠杆,混装混运的垃圾进入处理系统,缴纳的处理费用比分类收集的垃圾要高得多;或是发动市民“随手拍”,发现生活垃圾混装混运,可以网上举报。“分了不白分”,市民才会生发垃圾分类的责任感。
来自末端的鼓励同样至关重要。前几日,上海发布了一则数据:上海市民近30个月的分类垃圾累计发电2500万度,大约每户家庭5天到一周的湿垃圾就能为全社会贡献1度清洁的生物质电。这让市民兴奋不已。垃圾分类到底如何保护了我们的环境,使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更好,需要被衡量与解释。类似数据通过媒体公布,与市民共享,大大增添了人们参与的成就感、获得感。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俯下身子听诉求,比着现实去设计,贴着人心去执行,一环扣一环打通整个流程,这一新时尚便会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