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和时间赛跑让更多传统村落“复活”
2019-06-26 10:35:0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攀] [责编:曾璇] 字体:【

李攀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决定将266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湖南就有401个。

古村若不存,乡愁何处寻?对有着5000多年农耕文明史的中国而言,村庄是最小的细胞,也是最基础的文化单元。然而,说起传统村落,有几个数据总是被反复提及: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我国传统村落萎缩的严峻现实由此可见一斑。《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曾经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时至今日,这些挑战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容回避。

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建立传统村落名录,很多传统村落能够受到相当的社会关注,随之而来的经费支持、政策支持,必将为保护这些传统村落增添不少有生力量。然而,没有人住、缺少人气的古村,圈起来保护也只是一个没有生机的博物馆,难逃衰败的命运。因此,古村落不仅要保护外在的“筋骨肉”,更重要的是传承好内在的精气神。

现实中,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以及过度商业化开发,很多传统村落曾引以为豪的独特地貌、特色民居和生活方式被渐渐湮没。传统村落也就没了传统味道,大多只能从石碑上、村史馆里才能看到零零散散的历史,听人介绍才知道某个村里居然还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这样只顾经济发展、不顾历史根脉的路子,是传统村落保护的不良倾向,偏离了保护的宗旨。

所谓保护,不仅指修旧如旧,保持建筑原貌,还要激发传统村落的发展活力,这是难处所在。有的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大多数老房子采光、通风、排污、修缮等“先天不足”,而被划入保护范围的老房子,村民往往住不惯、修不起、拆不得。但他们有过上更好生活的需求,无视这个合理需求,保护无从谈起。生活于其中的人,以及关心古村落命运的人,正在携手破解这些难题。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就是要和时间赛跑,尽可能让更多传统村落“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