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科学家的故事,应成为社会刚需
2019-06-18 08:54:45 [来源:三湘都市报] [责编:李 慧] 字体:【

毛建国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奖获得者屠呦呦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披露,她与团队成员经过多年攻坚,在“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上获得新突破,并提出合理应对方案。这则消息很快在网络上刷屏。

近段时间来,尤其美国采取霸凌手段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以来,国内民众关注和谈论科技创新的兴趣明显升温,市场上一度吸足眼球的模式创新,其风光被科技创新“抢走了”。科技创新更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既要看到塔尖,也要看到国民科技素养这一塔底:有多少孩子对科技感兴趣,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从事科技。

最好的科普,往往是具有“硬核”的科技成果。正如现在,屠呦呦团队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科普,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触动。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一方面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就容易出科技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出了科技创新成果,就会吸引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

几年前,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同样引起了广泛的刷屏。但不多时,一条把屠呦呦与某明星对比的新闻,却盖过了屠呦呦获奖本身的“风头”。很多人其实不是反对明星上头条,而是担心只有明星上头条。娱乐不是问题,但当出现“娱乐至上”“娱乐唯一”时,这才是大问题。

曾几何时,像袁隆平、屠呦呦这样的“国宝级”科学家,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他们也无意于走到大众面前。可是当孩子的视线里长期缺少科学家的身影时,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对于大众媒体来说,除了要思考媒体责任,还要追问,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真的没有流量吗?很多时候,不是公众不关注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而是在所谓的“算法推荐”下,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算法有时是会骗人的,算法也经常是会害人的。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与过去强调科学精神有所不同的是,这份《意见》更多强调的是科学家精神。今天,“屠呦呦刷屏”背后,其实是人们向科学家精神致敬。

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硬通货,应成为社会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