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沈德良
5月21日上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的采访;采访中所传递出来的丰富信息,瞬间成为舆论场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回答记者们的提问中,任正非围绕美国封杀、谷歌等合作方断供、华为能不能度过眼下劫难等热点敏感问题侃侃而谈。令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即便遭遇来自美国政府釜底抽薪式封杀,任正非却没有把这样敏感时候的亮相,当做义愤填膺的发声场。相反,他感谢美国企业这些年与华为的合作,认为对华为断供是美国政客推动的,这笔账不应记在美国企业头上;他坦言美国企业有很多地方值得自己学习,不会轻易狭隘地排斥美国芯片;他同时不忘了提醒国人,“不要煽动民族情绪,不能把买华为与爱国简单等同起来”。
一场媒体采访下来,人们见证了这位华为掌门人的理性和从容。正如有媒体评价的那样,任正非的胸襟“要比美国执政团队大得多”。
说心里话,当特朗普政府向华为痛下杀手时,绝大多数善良的中国人确实为华为的前途、命运捏了一把汗。毕竟,“中兴”所遭受的“胯下之辱”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但短短几天,华为一套酣畅淋漓的“组合拳”,让人们把悬着的心重新放回了肚子里——从海思“备胎”转正,到“禁令推迟90天对华为已没有多大意义”的表态;从“别人两三年无法赶上”的自信,到高端芯片实现量产、操作系统“B”计划透露:一条条信息汇聚起来的气场足以让人坚信,即便遭遇特朗普政府以一国之力实施的遏制和打压,华为这一5G领域的巨人也绝不会倒下。更重要的是,从网上几乎一边倒的民意支持,到其他国内友商出手相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与贸易霸凌的较量中,华为绝对不会是“一个人的战斗”。
任正非的自信、华为的底气,来源于自身稳步提升的实力。过千亿美元的体量、巨大投入后形成的技术领先优势,足以把跟随者和很多竞争对手甩下“几条街”。
这种自信与底气,同样源于已深入华为人血液中的危机意识和为理想而奋斗的职业精神。正是从未懈怠的忧患意识,让华为锻造出一种超乎对手想象的抗压能力。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海思“备胎”一夜“转正”,特朗普政府能给出“90天”的缓冲期;如果没有勇做世界第一的理想,华为能在西方国家企业的包围中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这种自信与底气,更来自华为人拥有着比施压者宽广得多的胸襟与气度。在这场媒体采访中,任正非对美国企业、美国科技成果表现出足够的尊重。相反,美国政客在全球贸易纠纷上的种种拙劣表演,已让包括众多盟友在内的世界各国,越来越清晰地看清这个霸权国家的本性。
有道是,胸襟即格局。无论大洋彼岸的政客使出怎样的阴招、损招,华为有这样的胸襟,就一定能赢得与之匹配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