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借钱还钱背后的诚信范本
2019-03-16 07:11:35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谭思敏] 字体:【

沈德良

这些天,一则“借钱还钱”的故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热传。透过这则故事,能感悟到那种源于陌生人信任的温暖,更让人领悟到信守诺言给人带来的涓涓暖流。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2015年6月,远在杭州打拼的海林突然接到河南老家的电话,称父亲开车撞伤了人,急需30万元抢救伤者。很快,海林便筹到30万元。原来,这笔巨款是她通过社交网络向300个人借来的,每人借1000元,承诺五年内偿还。从借到钱的第二月开始,海林便靠每个月的收入,一笔一笔偿还借款,最终提前一年多时间还清了所有借款。

不难相信,当初海林短时间里顺利筹集到巨款,是因为大多数网友对她“此后数月经年,我做一个感恩的人”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很大程度上夹带着“赌一把”的心态;或者说,不少人把它当作一次诚信实验、人性实验,看看海林是否真的会兑现承诺。事实上,大多数网友根本不认识海林,倘若海林把对方“拉黑”,这笔钱就可能石沉大海,退一步说,即便为区区1000元打一场官司,其成本实在太高。

但海林没有让网友失望。正如一位网友收到还款时所说的那样,“你让我赢了,赢了这份已经忘记的信任,赢了这份厚重持久的感动。”这则故事更像是一个有关社会诚信的范本,无论是故事的当事人,还是无数围观的“吃瓜群众”,都够得上是经历了一次“诚信教育”的洗礼。

“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无论是回望历史,还是展望未来,它都是永恒不变的铁律。这次全国两会期间,“诚信”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绝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足见党和政府对构筑诚信社会的高度重视。

写到这里,脑子里突然联想到正陷入舆论风口浪尖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事件。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看中的是学校的这一“金字招牌”,寄予的是一种信任。但学校食堂的承包商,却用发霉变质的食材“回报”孩子。

虽然,对该事件的处理目前尚在调查取证阶段,当事方、责任人会受到怎样的惩处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所学校和食堂承包商已经崩塌的“人设”很难短时间内复原,必将为自己的失信付出长久且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