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谭嗣同“铁粉”张维欣:用16载芳华与偶像心灵对话
2019-02-21 07:33:5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易禹琳] [责编:李 慧]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易禹琳

粉丝有级别。1989年出生的山西女孩张维欣,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她把自己定位为最高级:“骨灰级”。但她再怎么努力,也牵不到偶像的衣角。

她的偶像叫谭嗣同,存在于历史书上。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 33岁的谭嗣同“横刀向天笑”,为戊戌变法慷慨赴死。

时间不是问题。124年的距离,张维欣已用16载芳华一步步走近,为谭嗣同设计故居广场、整理文集、出版年谱、担任纪录片的撰稿人,并决计用一辈子的时光走进谭嗣同有趣而不朽的灵魂。

“不是我选择了谭嗣同,而是谭嗣同选择了我”

张维欣永远不会忘记那堂初二的历史课。那年,她13岁。她在历史书上一眼看到谭嗣同,穿着武士装,手里拿着剑,身姿挺拔,目光炯炯,非常潇洒。照片下面有他生卒年月的标注,他只活到33岁!那一刻,她觉得“天崩地裂”。

“不是我选择了谭嗣同,而是谭嗣同选择了我。”张维欣在日记里为自己辩解。后来,有人好奇地问张维欣,她的名字是否跟“百日维新”有关。张维欣摇摇头:毫无瓜葛。但她相信,冥冥之中,她和偶像谭嗣同有着某种缘分。

2002年,少男少女们的偶像是周杰伦、孙燕姿和F4。张维欣似乎成了同龄人中的“异类”。

高三时,张维欣参加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面试。她拿出一张随身携带的谭嗣同照片,动情地讲了谭嗣同的故事。主考官被打动了,给了她面试第一名的高分,但最终因文化成绩三分之差未被录取。

如今,张维欣对谭嗣同的研究已小有成就,但她仍愿定位为“粉丝”。她希望在蜕变为理性研究者的路途上,长久保持对谭嗣同十二分的热度。

“他看到我这么努力,一定会为我开心的”

到谭嗣同的故乡去,离他近一点,更近一点。

2008年夏天,张维欣满脑子是这个念头。因为谭嗣同,她把所有的高考志愿从一本到三本全填了湖南的大学,最后被湖南大学录取。

大学选专业,张维欣也是“问”过谭嗣同的。本科读的新闻学,因为谭嗣同重视新闻。谭嗣同为上海《时务报》撰文、推荐作者,担任董理,在长沙与熊希龄、唐才常创办《湘报》。读研究生时,张维欣放弃了同济大学的保送名额,留校跨专业读了建筑学。因为谭嗣同热衷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生命科学、测绘等的研究。张维欣甚至说:“如果他活着,会支持我去读工科专业”。

一个文科生学建筑非常难,张维欣失眠过,迷茫过,听不懂的课就去旁听3次,不会的软件就熬夜学。她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他看到我这么努力,一定会为我开心的。”

像所有的粉丝一样,张维欣用各种方式“靠近”谭嗣同。

每年在他的生日、祭日、清明去看他。在湖南上大学时,她很多次去浏阳给他扫墓;在北京工作时,打卡所有与他有关的地方。与他有关的新书上架,立即去买;与他有关的戏剧上演,马上去看。他是一个古琴家,她学了古琴;他喜欢天文,她看了不少天体物理方面的书,每天用天文镜观测日月星辰……

“短衣长剑入秦去,乱峰汹涌森如戈。”谭嗣同8次往返于秦楚之间,纵马奔驰,长剑高歌。张维欣6次读着他的诗踏上陕甘,在他4次拜谒的韩愈祠堂,朗诵了他的诗《秦岭七古》。谭嗣同生活过的天水、兰州、居住过的道署、喜欢的甘肃平凉崆峒山,张维欣都一一寻踪。谭嗣同到过陕西彬县,但遗憾没吃过彬县的枣。张维欣特意在枣成熟的季节去彬县,买了枣放到了他的墓前。

除了北京、湖南、陕西、甘肃,谭嗣同短暂一生,还往来于河南、湖北、江苏、江西等省。凡谭嗣同去过的地方,张维欣都会想方设法前往,仔细考证。

“像他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张维欣坚定地说。

“他是一个矛盾体,是冰与火的奇妙组合”

英姿勃勃,很有男儿气概;年轻,胆识兼具。这是谭嗣同给张维欣的最初印象。但随着探索的深入,历史书上平面黑白的谭嗣同形象,慢慢成了3D多彩的灵魂。

“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谭嗣同能文能武,天文地理、古琴音律、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亲斫了两张古琴,在浏阳会馆开过昆曲“派对”,有“剑胆琴心”的美誉。但“十项全能”下那个矛盾的、多愁善感的谭嗣同更令张维欣着迷。张维欣说:“他是一个矛盾体,是冰与火的奇妙组合。”

谭嗣同自我约束力极强,不耽于享乐。每天几点读书、何时会客,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但他又敏感多愁,春花秋雨都能让他流泪感怀,巫风楚雨的浪漫深入骨髓。父亲是封疆大吏,他是标准的“官二代”,自小衣食无忧,生活讲究。周围不乏纨绔子弟花天酒地,任性妄为,但他品性高洁如傲雪梅花。“视荣华为梦幻,视死辱为常事。” 洁身自好,从不沾染陋习。待人赤心热忱如火。挚爱妻子。即使妻子没有生育,他也决不纳妾。饱受继母虐待,对继母的子女却深情重义。对贫苦朋友,竭尽全力帮助。30岁前,他崇尚书剑恩仇,行侠仗义;30岁后倾心佛学,心怀大悲。

为了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和信仰,谭嗣同无所畏惧,无私付出,和他的浪漫、悲观、深情、炽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让张维欣越了解越痴迷。

“我为他许了3个愿望,全都实现了”

张维欣曾为谭嗣同许过3个愿望:为他设计一个建筑,为他写一本书,为他拍一部纪录片。“我为他许了3个愿望,全都实现了。”张维欣自豪地说。

2012年,张维欣考研时,执意选择了建筑学。2013年,导师柳肃接到设计谭嗣同故居广场的项目,特意交给张维欣。张维欣画了5个方案。柳肃选了其中一个,并要她画了深度施工图。因为谭嗣同在《仁学》中提出了“通”的观念,希望父子、夫妇、君臣、中外都相通平等。在柳肃的指导下,张维欣把原封闭的故居广场设计成了开放的空间,没有围栏。现在,浏阳谭嗣同故居广场上,男女老少甚至残疾人围在谭嗣同塑像身边,开心交流。

2016年,张维欣在浏阳偶遇66岁的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谭志宏(谭志宏的曾祖父谭嗣贻,是谭嗣同的长兄),相谈甚欢。2018年,为纪念谭嗣同殉难120周年,谭志宏出资200万元拍摄4集纪录片《我们的谭嗣同》,邀请张维欣担任历史顾问、学术统筹、文学撰稿。她写了7万字的脚本,其中包括谭嗣同在南京与佛学家杨仁山做的证明天体大爆炸实验的故事。纪录片播出后,俘获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心。

2018年9月,《谭嗣同集》(上、下册)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张维欣提供了谭嗣同散佚的书信、文稿。她2015年开始整理的《谭嗣同年谱长编》,计40万字,将于2019年3月由岳麓书社出版。

“一个人的孤单,变成了一群人的欢喜”

一条看上去孤单寂寞的路,张维欣走着走着,路上热闹起来。

“贵人”不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贾维是谭嗣同的后人,也是国内研究谭嗣同的知名学者。贾维把四大箱研究资料、书籍给了张维欣。大连大学王夏刚教授,义务帮张维欣审定《谭嗣同年谱长编》。

朋友接踵而来。2015年,张维欣在微博上认识了梁启超的粉丝胡可人。她们一起去浏阳拜谒谭嗣同,去北京植物园祭扫梁启超墓,牵手游历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谭梁一起活动过的地方,一起在长沙图书馆开讲座,讲述谭梁与时务学堂。2017年11月,中华书局编辑张玉亮来长沙听张维欣的讲座时,一见如故。张玉亮爽快答应了为谭嗣同整理出版文集的提议,相约共同撰写谭嗣同的诗词注本和《仁学》注本。远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的宋远之认识张维欣后,专为谭嗣同创作了一首名为《A Postcard to Ssu-T'ung》的乐曲。

因为谭嗣同,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2015年底,张维欣开了“维新论谭”公众号,分享一个真实可爱的谭嗣同。

于是,豆蔻年华的初中生、白发苍苍的老者、大洋彼岸的音乐家、偏僻乡下的新乡贤、教师、医生、考古队员、舞蹈演员、画家、翻译、学哲学的、学物理的……许多原本毫无交集的人,都因为喜欢谭嗣同而相聚。线上交流,线下相约去见他们的“复生”(谭嗣同字“复生”),把地图、小地球仪、小古琴等放在他的墓前。有一次,他们带去了霍金的《时间简史》。

张维欣说:“一个人的孤单,变成了一群人的欢喜。离世120余年的谭嗣同,因为我们这些粉丝,真的‘复生’了。”

记者手记

“爱豆”没有三六九等

易禹琳

张维欣让我吃了好几惊。

在报上发表了《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3张珍贵照片见证谭嗣同鲜为人知的经历》等文章的张维欣,不应是一位研究湖南史志的老先生吗?直到在许知远《十三邀》“寻找谭嗣同”那期视频里,我才见到这位谭嗣同狂热粉丝的真面目。1989年生的山西姑娘,活泼、爽朗、爱笑。说起谭嗣同,她的话匣子完全关不住。

在马栏山和星沙的演播厅外,我见惯了那些隔着铁栏杆、歇斯底里尖叫着把手伸向明星的粉丝。他们高举的牌子上,名字更换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在流量不时掀起网络“狂风巨浪”时,一个年轻姑娘怎会钟情历史书上的谭嗣同,默默奉献16年的花样年华?更吃惊的是,张维欣告诉我,自己并不认为喜欢谭嗣同就比喜欢明星的粉丝优越。她说“爱豆”(“偶像”的英译,网络用语)没有三六九等,喜欢谁是个人的自由。谭嗣同毕生追求的就是人人皆有自主之权利和个人追求选择不被他人置喙的权利。

虽终生不能与偶像相见,但张维欣感觉谭嗣同日日陪伴在身边。如果真有一天相会在时空隧道,她想跟他一起逛博物馆、用天文镜看星星,给他讲一讲现下的共享通信、射电天文望远镜、暗物质之类。她相信他会对这些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