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姚学文
有人说:“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此语虽有夸张之嫌,但离事实也不太远,三湘大地,人杰地灵,尤其近代以来,群星璀璨,云蒸霞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出耀眼的光芒。而在湖南近代史上,报刊作为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变量,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谱写了奇情壮采的华丽乐章。
阳海洪教授与阳海燕副研究员合著的《〈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研究(1897-1911)》就是一部研究晚清湖南新闻史的力作。端坐桌前,披书静览,百年沧桑的新闻画卷,铁肩道义的记者情怀,于翰墨留香之间,铺展于笔者眼前。“湘江流翰墨,报刊入史来”。作为湖湘学者,阳海洪和阳海燕两位作者传承了湖湘文化精神,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关注湖南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穿越于历史丛林之间,在大量的报刊、日记、笔记、档案等历史文献基础上,披沙拣金,乃成是书。
该书全景呈现了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所取得的进展,勾勒了湖南新闻事业的早期现代化图景。湖南近代报业诞生于湖南新政运动期间。其时,正值甲午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西方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冀图重温曾国藩、左宗棠和胡林翼等“中兴名臣”的旧梦,有意选派湘军将士出征。时任湖南巡抚吴大澂也有意恢复湘军昔日辉煌,主动请缨,积极组建新湘军。但新湘军在牛庄之役中大败。在湘人看来,甲午之败,实为湖南之败。一向保守虚骄的湖南人受创巨深,变法之心、雪耻之志尤烈。19世纪末的湖南,风云际会。主政官员与士绅学子,都痛感国事衰微,敢为天下之先,亟思变法图强。1897年,熊希龄、谭嗣同、唐才常等士子看到了报刊在文化传播与观念更新等方面的巨大能量,能够为湖南新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更好地推动变法维新运动的开展,借鉴上海等先进之地的办报经验,创办了湖南第一张近代报纸《湘报》,它与南学会、时务学堂互为表里,“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拉开了湖南近代新闻史序幕。首批出场的湖南新闻人,铁肩道义,辣手文章。他们以《湘报》为“喉舌”, 冲破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政策,倡导“报为民史”“助人日新”的新闻观念,激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腐朽,积极传播西方民主、平等的政教文明思想,鼓吹变法维新、爱国救亡的改革理论,宣传政府的施政方针与改革实绩,将《湘报》打造成为湖南维新运动的舆论中心,积极推动了湖南维新运动的开展,在近代湖南社会变迁中扮演了积极角色,僻处内地的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省”,维新领袖康有为也称许《湘报》为“全国最好的一张维新报纸。”
作者指出,《湘报》具有“舍我其谁”的济世情怀和“敢为人先”“卓励敢死”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融入了湖南新闻人的血脉之中,成为湖南新闻史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了一代代湖湘报人。傅熊湘创办《竞业旬报》,以湖南人的霸蛮精神从事驱愚启智的启蒙工作,开中国白话报纸之先声;张平子创办长沙《大公报》仗义执言,为民请命,为反袁运动摇旗呐喊;谭笃恭投身报业,反对张敬尧倒行逆施的治湘政策,以身殉报;严怪愚守正不阿,宗旨坚定,曾不顾安危,深入战地,揭露暴寇的侵华罪行,讴歌人民的抗日精神。这些新闻人纵处乱世之中,临牢狱之灾,气不为之夺,志不为之馁,仍肩挑新闻道义,坚守记者岗位。他们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被历史所记录,在薪继火传中成为当代新闻事业的精神血脉。同时,作者也指出了湖南新闻人中的保守一面。作为由传统士绅转型而来的首批新闻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政治化思维、功能论文明观与极致性思维特征,导致了湖南新政在民众尚未分享改革红利、变法基础尚未牢固的情况下,陷入了意识形态之争,而晚清湖南政府在面对反对改革舆论时束手无策,缺少对于改革话语权与舆论领导权的深刻认知,改革最终昙花一现,其历史教训尤为深刻。这种区域史观视角与现代性理论架构的研究取向,展示了作者的学术情怀和文化理想,具有清醒的历史反思意识与思辨力量,值得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