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黎氏八骏”中的最后一位黎锦扬11月8日去世,享年103岁——
“八骏”已乘仙鹤去
九州仍然存精神
黎锦扬(中)情系故土。 (资料照片) 刘玉清 供图
黎锦扬的部分著作。(资料照片)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曹辉 见习记者 肖畅
11月27日,美国洛杉矶玫瑰岗纪念墓园,松柏掩映,绿草萋萋。享年103岁的黎锦扬的骨灰与妻子乔伊斯的骨灰安放在一起,两人再续前世情缘。
从洛杉矶跨过太平洋,穿过湘江,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组93号,“黎氏八骏”故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氤氲在悲伤里。
100多年前,从这个土墙青瓦的普通农家中,走出了黎家的8个儿子:黎锦熙、黎锦晖、黎锦曜、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他们在文学、语言、音乐、科技、教育等领域各领风骚,誉满全球。
11月8日,“黎氏八骏”中唯一的在世者黎锦扬也驾鹤西去。这位荣获“全球华人终身成就奖”的湖南湘潭人,以英文写作打入西方文坛。长篇小说《花鼓歌》获美国畅销书,并被百老汇改编成音乐剧风靡欧美,又被好莱坞拍成歌舞片流传至今。青云之上,八骏已乘仙鹤去;人间尘土,九州仍然存精神。
1 “老幺”来了,又走了
1981年,黎锦明一家挤在湘潭市郊一间临时的窝棚里。
“六哥!”一天,一个身材高大、穿着讲究的人边叫唤着边走进窝棚。
“六哥?”76岁的黎锦明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称呼愣住了。
“是老幺来了!老幺来了!”顷刻过后,黎锦明才回过神来。眼前站着的,不正是已经阔别30多年的黎锦扬——他最小的弟弟吗?
兄弟俩一脚泥一脚水地相互走近,手拉着手,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一幕,虽然过去已快40年,黎锦明的儿子黎泽浩却依然记忆深刻。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八叔,非常和蔼亲切的一位长辈。”黎泽浩说,“和父亲见面后,八叔的心情一直很沉重。离开湘潭后,父亲每月都能收到他寄来的生活补助。”
1915年12月22日,黎锦扬出生了。“这个生辰日期是太爷爷(即黎锦扬父亲黎松安)亲手写在一本小折子上的。这本小折子现在传到了我手里。”黎锦煕的孙子黎模捷说。
那时,家里共有八兄弟、三姐妹,每人都取三个名字。他的学名为“锦扬”,寓意“前程似锦”;本名是“任余”,寓意“任我放纵”;小名则为“余细子”,也就是“老幺”。“老幺是家中的宠儿,无论品行如何,我备受溺爱,‘前程似锦’又‘自我放纵’。”黎锦扬在《跃登百老汇——黎锦扬自传》一书中自嘲道。
“他的童年是和哥哥姐姐一起在菱角村度过的。大约在1925年,10岁的他跟随父母来到北平,与大哥黎锦熙一家住在一起。不久,大哥把他送到宏庙小学、汇文中学、镜湖中学等校读书。在北平的日子里,大哥、大嫂似父似母,对他照顾有加。”黎锦熙的长孙黎模捷说。
黎锦扬曾当着黎模捷的面,谈起在北平时给年长他4岁的大侄子,也就是黎模捷的父亲黎泽闳开的玩笑。原来,黎锦扬知道大侄子对明月歌舞团的某姑娘有好感,就冒充大侄子给那位姑娘写求爱信,结果搞得黎泽闳尴尬不已。“八爷爷还边说边哈哈大笑。当年的他,就是这样的顽皮、乐观又风趣。”黎模捷说。
也就是在京城,黎锦扬开始接触西方文化。20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明月社常住。“我那时年轻,只知道追求一些皮毛的东西,大家都学摩登,说几句英文,抱着个吉他弹一弹。用今天的话来说,以为自己这样很酷。”黎锦扬在自传中调侃道,“不好好读书。期末一考试,好几门没通过,其中一门就是英文。”
1941年,黎锦扬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几经辗转而至重庆,正巧遇上大哥黎锦熙。大哥见他慌张而落魄,顿生怜悯,当即做出“赶快出洋”的决定。
“那时出国留学有官价外汇买,便把吉他、打字机、派克笔、手表等在黑市换成美元。八爷爷就乘运输机到印度,再坐运兵船到了美国。”黎模捷说。
“老幺”走了。可谁都没有想到,“自我放纵”的黎锦扬双脚踏上美洲大陆后,就在那里生了根,而且还写下了一段传奇……
2 “八爷”笑了,又哭了
“我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来了。”来到美国的黎锦扬先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修比较文学,后转入耶鲁大学学习戏剧。1947年,当他获得硕士毕业证时,签证也随之失效。一时没找到工作的黎锦扬就给《作家文摘》投稿写小说。没想到,短篇小说《禁币》不仅让他获得了一等奖,还拥有了一张750美元的支票,取得了美国的“永久居留证 ”。“八爷”笑了。
1956年,他创作了一本讲述两代华人故事的长篇英文小说《花鼓歌》。书稿寄出后,却被多家出版社以“情节太过离奇”“结构过于跳跃”等理由退回。最后,书稿被送到了名气最大、对他来说希望最小的一家出版社,并落在了出版社雇来阅读筛选稿件的一位80岁老人的病床上。老先生读完小说,已经没有力气写评语了,他在翻烂了的封面上写下“可读”两个字后便咽了气。而这两个字,引来了黎锦扬的“春天”。
1957年,《花鼓歌》出版,并很快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一时“洛阳纸贵”。随后,被改编成音乐剧,创下了百老汇连演600场不衰的纪录。20年后,《花鼓歌》由环球公司改编为电影,并获得奥斯卡奖5项提名。
“八叔和我交往了30多年,形同父子,无话不谈。当年他写《花鼓歌》,意在改变华人的形象和提高华人的地位。”一直旅居美国的黎锦晖儿子黎泽遂说,“在当时,华人被西方视为‘东亚病夫’,早期美国电影也总是把华人描写成‘扎小辫’和‘裹小脚’的丑陋形象。正是这种浓厚的民族情结,构成了八叔创作的原动力。”
在旅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黎锦扬笔耕不辍,创作《花鼓歌》《天之一角》等英文小说和《旗袍姑娘》等中文著作共11本书,还有一部英文自传及两部短篇小说集,写作的题材也全是以中国人为主。
“他想让美国人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华民族与人为善、相忍为谋的文化气度,以此拉近中美之间的距离,加深相互理解。”黎泽遂说,“八叔觉得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
而黎锦扬一生中最大的“痛处”,竟也与这有关。
黎锦扬与太太乔伊斯在一次文学沙龙中一见钟情,1962年喜结连理,育有两个孩子。女儿泽安从在街头发传单、咖啡店做服务生开始,一直做到了好莱坞电影公司的策划。后来,泽安放弃年薪20多万美元的工作,与弟弟泽平一起涉足电影制作行业。
“没有教育好儿女学习汉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没有教育好子女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失去了和祖国文明交流的机会,这是八叔一生中最大的痛。”黎泽遂说,“每每提到这个,他就老泪纵横。”
3 “游子”离了,又留了
东安子鸡、五彩腊肉、凤尾竹笋……11月16日,黎锦晖的儿子黎泽荣在得知八叔去世的消息后,在朋友圈中发出了1981年黎锦扬回沪与亲人聚餐时的一张菜单。
“我记得那时候是入冬时分,母亲接到了七叔黎锦光电话,说八叔回上海了,要聚一聚。几经安排,定下了上海最好的湘菜馆——岳阳楼。”黎泽荣说,“八叔挨个见了我们,并送了礼物。他气质非凡,和蔼可亲,普通话也讲得很好,席间还讲了很多在美趣闻。”
黎锦扬自1943年赴美后便定居下来。祖国的发展变化,却一直牵动着他的心。
“80年代,我听说中国起了深刻的变化,并为之兴奋不已。”黎锦扬在自传中写道。当时,他约集了一些美国友人,打算回国考察合拍电影的可能性。机票买了,旅馆订了,一切就绪。正待出发时,他突然感到心脏不适。医生警告他,若不立即手术,恐难维持6个月以上,“然而我决心已下,依旧上路,倘若死在中国,便也算是叶落归根了。”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黎锦扬一直在为中美文化的交流而努力。
“八叔是在睡梦中去世的。”黎泽遂说。
“11月16日凌晨4时43分收到八爷爷去世的消息,我们心痛不已。”黎锦熙的孙媳刘玉清说。
“骅骝并驾,福寿齐膺,蒿里起凄风,花鼓歌终成绝响;客旅番邦,心萦桑梓,文坛驰令誉,晓霞山翠仰高材。”“八骏虽成骑尘,九州仍存精神!”“折上长辈尽西去,八骏遗风有后弦。”黎锦扬去世的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后,立即引发大家对他的怀念。湘潭市委、市政府和湘潭县委、县政府致唁电哀悼,社会团体、文人墨客、黎氏后裔纷纷发文表达哀思。
“我希望能把手头写完的几部电影脚本拍成电影,其中有一部写的就是发生在香港的故事,题目叫‘处女市’……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乡看看……”黎锦扬在今年7月与亲人在洛杉矶的聚会上说。
虽然回乡的次数并不多,但菱角村以及黎家老屋的样子,却在黎锦扬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他记得:“家是由几个院子组成的大庄园,有一间大堂屋,一个厢房,几十间卧房,加上一个蔬菜园子、一个羊槽、一个猪圈和一个水牛棚。”“村子不大,但四面山林环绕,郁郁葱葱,更有一潭湖水相映,外加数十亩稻田。”“周围的景色总是那样的迷人,远望山峦起伏,青松绿野,近观农庄错落,炊烟袅袅……”
2017年12月,当黎锦扬得知湘潭县即将启动对黎氏故居的保护与修缮建设,便在网上录制了一段视频。他在视频中说:“菱角村长塘组的乡亲们,我看到你们了,知道你们的努力。我代表黎家谢谢你们,我在美国洛杉矶给你们点赞!”
据了解,黎氏故居是我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湘潭县高度重视故居的保护与修缮工作。自去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全面完成了设计、土地测绘、地勘、环评、可研立项、用地预审、省级文物部门报批等前期工作,拟在原址上进行修缮保护。项目占地约16亩,修缮面积1850平方米,将恢复故居房屋和周边原有风貌,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并完善故居配套设施及陈列布展,合理开放利用。故居本体修缮工程已于今年4月9日招标,相关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当地政府、村民一直在为黎氏故居的修缮想办法。他们尚且如此珍视这份文化瑰宝,作为黎氏家族的后代,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拾起这根‘接力棒’,让‘黎氏八骏’精神永存……”黎模捷、刘玉清的女儿黎烈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