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从乡村文化中激活乡村振兴的力量
2018-11-18 10:03:3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沈德良] [责编:肖秀芬] 字体:【

沈德良

71岁的老人出版了自己的长篇小说,社区党总支书记是“文学发烧友”,累计发表诗歌、散文500多篇,“镇文联”有60多名会员,拥有文学、书法、广场舞等多个分会,不少村民告别牌桌走近书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居民精神面貌大变样……在浏阳市淳口镇,乡土味与书香味的相交相融,成了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

“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多一张书桌,就会少一张牌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三湘大地上不少乡村像淳口镇一样,从乡村文化中激活乡村振兴的力量,过上了生活富足、精神富有的幸福生活。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就是乡村振兴的魂。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他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振兴,首先必须是乡村文化振兴。

振兴乡村文化,必须重拾、弘扬乡土文化。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作为连接故土、维系乡村精神纽带的乡村文化,则是农耕文明的“构件”。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都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重拾、弘扬乡土文化,对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里的“养”,既有生命的延续迭代,更有地域文化的赓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固然不可缺少,但乡村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输入,而需要在乡村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样,乡村文化也绝非简单的唱戏、剪纸、扭秧歌之类的乡土符号,也非乡村游、农家乐那般简单的产业化。唤醒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讲好村民自己的生活故事,更能凸显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把乡土文化的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历史悠久的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与风采,就能涵养出民淳俗厚的新风尚,建设诗书传家、厚德重义、富足美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能拥有厚实的精神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