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红色旅游,要有意思还要有意义
2018-08-08 08:04:2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邹晨莹] [责编:曾璇] 字体:【

邹晨莹

据国内各大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夏天,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八一”节前后为游客出行高峰期。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让红色旅游进一步成为关注热点。

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全面小康的攻坚时,我们需要红色精神激励,需要发扬优良传统。但是,提起红色旅游,各地的情形往往还是“老三样”:去烈士公园中献上一束鲜花,或者到展览馆挂上自动讲解机听一段说教味浓的历史讲解。这种几十年一贯的“老脸孔”,显然对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难得有吸引力。由此,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中除要求“着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和展示传播”,还强调要“着力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着力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说明实现红色旅游“转型升级”,让其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

挖掘和利用红色旅游的价值,提升其社会教育效果,不是把场馆、环境、硬件搞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这么简单,而是要有行之有效的情感唤醒手段。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设计了不同的主题课程,将研学旅行打造为品牌项目;上海蔡元培故居让游客可化身“情报人员”寻找“接头暗号”;遵义会议会址推行青年文创设计活动,让纪念馆不仅仅是参观地……这些创新,既符合主流游客心理,又引发内心缅怀的兴趣点,值得提倡。

倡导有意思的同时,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现在,少数景区的所谓“创新”让红色资源褪了“色”、变了“味”:有的商业气息过重,美食、购物、游乐设施“反客为主”;有的景区体验项目不伦不类,拿先烈开涮、拿史实戏说,渲染野史秘闻、自编搞笑段子,存在恶俗化倾向。种种问题警示:“红色”失真,不仅影响革命传统教育的效果,更严重损害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红色旅游,要有意思,就离不开创新求变的努力;要有意义,就需要致敬伟大传统,在传播革命精神、获取经济效益、提升教育效果三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使红色旅游成为公众期待的“超级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