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彭艺
“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传递出对全国少年儿童的殷殷期盼。
曾几何时,“长大要当科学家”,一直是伴随无数中国孩子成长路上的梦想。或许,他们还无法领会科学家的全部含义,但“科学家”就是他们世界里“最伟大”“最了不起”的代名词,张衡、李时珍、爱因斯坦、牛顿等中外科学家,是童话世界的“主角”。
现在,多少人曾熟悉的一幕,似乎正被“当企业家”“当明星”等替代了,“奥特曼”“光头强”等动漫,或者无数与他们心智不相称的“手游”,成了孩子们的玩伴。这里,无意诋毁企业家、明星对于社会的贡献,但从少年儿童崇尚目标上的演化,却能测试出社会价值取向发生的变化。
严格地说,孩提时代,“三观”还没有完全定型,那些要“当科学家”的孩子,也不一定全都走上科研的道路,但孩子的想法,往往是成人心理的真实投影,是社会价值取向的真实写照。当感慨现在的孩子淡漠“当科学家”的梦想时,与之对应的是,科学家在社会尊崇度坐标上的走低。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关键一点,是对科学家群体的宣传不多、不够。比如去年9月,“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教授因病逝世的消息,仅有几家主流媒体作了报道;相反,网络媒体那几天却充斥着某娱乐明星婚变的报道。
如何重燃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如何让科学家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引导孩子们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固然是重要的一环,但关键还在于,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氛围,真正让科学家受到“名利双收”的尊崇。
常言道,少年强则中国强。让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学的翅磅,让更多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将科学家奉为心中的偶像、人生的标杆,就能让国家的创新土壤更加肥沃、厚实,国家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