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既要“祭祖” 更要“继祖”
2018-04-07 08:03:0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曾璇] 字体:【

郭光文

清明节前夕,笔者到农村调研,目睹了某学校组织师生在烈士陵园举行祭奠英烈活动的情景:首先由当地党政领导介绍了陵园英烈的事迹,接着学校负责同志汇报了学生成长的情况,随后师生代表表达了今后奋斗的决心,所有人员举起右手向革命先烈宣读了挥泪继承先烈志、誓将遗愿化宏图的誓词。场面庄严肃穆而又非常感人,使“祭祖”真正成为了“继祖”。

清明作为历史传承下来的悼亡节日,对于纪念已故亲朋好友、缅怀革命先烈英灵、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激励后人奋发进取很有积极意义。正因为如此,国家还特意将这一天列为法定公休假日。 这些天,全省各地干部群众举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祭奠忠魂,追思先烈。4月5日这一天,就有超过六万人来到韶山,寄托对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在庄严肃穆的缅怀中,人们铭记民族历史,激荡家国情怀,凝聚前行动力。

大家知道,无论是革命英烈还是祖辈先人,他们的在天之灵,最希望的就是后人继承他们生前的遗愿,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我们祭奠英烈也好,凭吊先辈也罢,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后代的健康成长、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追思慎远,为的是更好地继往开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包括一些党员干部,在清明祭扫活动中并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个初衷。清明节日被误读,纪念活动被歪曲,陵园圣洁的净土和祖辈所在的墓地被他们闹得乌烟瘴气。有的借此机会宣泄消极人生哲学,或哀叹“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之类的悲观论调,或借此机会传播腐朽落后文化,有的借此机会纠缠墓地或山林边界问题,挑起宗族矛盾。凡此种种,都与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格格不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认真净化清明祭扫活动,不断赋予“祭祖”的传统活动以“继祖”的时代内涵,把“慎终追远”落实在思想深处,更好地彰显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