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三湘时评|乡村道路不是越宽越好
2018-02-27 07:27:34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秦慧英] 字体:【

欧阳金雨

近些年来,每当春节过后,舆论场上总有声音反映湖南一些乡村、集镇遭遇“乡堵”、“村堵”现象,不少人呼吁尽快拓宽乡村道路。振兴乡村战略出台后,不少地方也想借助这一“东风”,通过“上面拨一点、县里投一点、村民凑一点”,把家门口的村组公路整得宽一点。但日前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传出明确信号,乡村道路没有必要修得太宽。

“乡堵”“村堵”现象,既有农村机动车保有量增加的因素,也有乡村道路路幅窄、等级低等客观原因,关键与城里私家车短时间内涌入有关,加之农村道路交通设施缺乏,部分驾驶员不守交规、乱停乱放、随意加塞超车,人为加重了农村道路的通行压力。但这种情形是短暂的,通常也就过年、中秋等那短短几天,节庆一过,道路通行压力自然缓解。

凡事讲究轻重缓急。现实而言,目前,农村公路首要的还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的背景下,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四好公路”的要求,将乡村道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把有限的资金投向农民群众急盼的通组路、机耕道等项目上,打通农村道路交通的“最后一公里”。片面追求宽度,一是占用农田和山地增多,二是修路成本增加,三是平时实用性不强。

未来几年,建设湖南农村公路的任务极其繁重。依据去年出台的《湖南省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实施方案》,从2017年至2019年,湖南将实施3.6万个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总里程达4.37万公里,全省自然村将实现“组组通”。这都是为了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仅此一项,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我省大部分地区属山区和丘陵地区,农村机耕道建设相对滞后,“有机无路”现象成为制约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一大瓶颈。相比拓宽乡道、村道,修好机耕道更加迫切。

同样,无论是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国内江浙等沿海一带发达省份,乡村道路都不是越宽越好。当然,并不是说现有乡村道路毫无改进空间。适当修一些行车会车点,增设必要的交通设施,修建适量的停车场,都是缓解“乡堵”“村堵”现象的必要之策,都是提高乡村道路通行能力的有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