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旭东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俗又一次站到了现代文明的风口。
年俗作为一种文化需要得到传承,否则传统的东西就会逐渐失去。但很多年俗又是特殊时代产生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有些更是沦为陈规陋习。因此,一方面让年俗起飞,让年味腾跃;另一方面让年俗不“俗”,奠定在现代文明基石之上的年俗,融入很多文明元素、绿色成分,让其更富时代感,更具责任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永远不老,年俗需要更新,如今,“一岁除”又岂在爆竹声中?不少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过年也不例外,对燃放鞭炮的年俗会不会有不舍之感?呵护“春节蓝”、蓝天保卫战,必须有“舍”的勇气与决心。舍弃燃放爆竹的年俗,我们将得到生态文明的回馈,得到蓝天白云的眷顾。
拜年,是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在历史的年轮里亦有不同的“衍生内涵”,曾几何时,有些人把接受下级的“拜年”当作敛财的手段,成为隐藏在年俗里的“龌龊”,当反腐败的利剑挑开这些人“伪拜年”的面纱,并且斩断“拜年利益链”后,拜年一定程度上回归年俗的礼节。普通人之间的拜年,有的人被金钱所累,给孩子的压岁钱“节节高”,拜年成本年年涨,这也有违拜年的初衷。过节俭、文明、祥和的春节,拜年也要回到美好祝愿的初衷上来。
互联网时代,“年俗”推陈出新,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各大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红包、集福等活动中,形成了一种互联网时代的“年俗”。腊月二十,淘宝、支付宝相继宣布了今年各自的红包玩法,QQ更是结合运动步数给予红包抽取机会,鼓励大家放下手机,多出门走走。“发红包”越来越有学问,注定让过年“超凡脱俗”。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年俗见证不同时代的幸福感、幸福观,同时,也记载着不同时代里中华儿女的奋斗史、奋进曲。年俗在历史的长河里遨游,在当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变得更加“风韵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