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朱永华
2月4日,各方瞩目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发布,“振兴乡村”战略有了具体和清晰的擘划。作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广大乡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作为新时代一项重大决策,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可以预见,广袤乡村将成为资本和劳动力释放活力的壮阔舞台,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将因此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乡村振兴,绝非普惠的“福利”,只有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先行先试,才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机遇面前,乡村准备好了吗?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发达完善的基础设施,迎接即将到来的乡村振兴大潮,必须以更高的目标,按“美丽乡村”标准来筹划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因此,各地乡村要积极、主动对接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能占得主动,抢抓先机。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各地农村应抢抓目前加速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做好适合区域发展、体现当地特色的产业布局。布局产业关键点之一,是突出乡村特色和内涵,体现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而不是简单照搬工厂化流水线生产;其二是实现产业融合、构建产业链,从发展实践来看,单一的产业结构难以形成合理的市场模式,进而难以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乡村发展谁是主体?当然是农民,但是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现代职业农民的集合体。生产的组织方式上,以家庭为主体的联产承包将逐步转变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的家庭特色农场、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公司等集约化、公司化现代生产方式。
振兴乡村,需要向改革要动力。旧有的产权制度模式约束了要素的流动,导致农村长期处于市场的边缘地带,从而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未来乡村发展需要以清晰的农村产权制度为核心,搭建涵盖养老、医疗、救济等领域在内的全面的制度框架,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站在时代的风口上,尽早谋划,踏准政策和产业发展的节奏,就可以实现最早的爆发,就能赢得振兴乡村的最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