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欧阳金雨
新年伊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如约而至,一批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成为各方瞩目的“网红”。不论是阅读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火炸药王”王泽山、“病毒终结者”侯云德的事迹,还是重温“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的创业路,都可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是搞科研的……科学要实在,不要浮夸。”王泽山这句简单的话道出了科学精神的真谛。
做科研使巧劲不行,只能是把冷板凳坐热。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能打开事业的新局面。一生钻研,王泽山终在冷门领域开辟出广阔天地;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实验,袁隆平团队深受众人尊敬。
科研要脚踏实地,作为科研与实业的风向标,近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评奖机制也越来越实在。比如,近5年来,自然奖、发明奖、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减少21%,进步奖减少近100项,减幅近35%。“瘦身”后的国家科技奖,质量更高了。不仅如此,论文规范使用等方面的改革也逐渐发力。目前,自然奖提交评审的论文专著数量,从原来的“不超过20篇”减少为“不超过8篇”,营造了求实创新、“重质量、轻数量”的风尚。
细细研究今年的获奖名单,还有发现:那些受表彰的科技成果要么是服务大局的核心技术,要么是改善民生的产业升级。如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和电力跨区域大范围输送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获奖的农业机械制造和高端农业装备项目较往年大幅增加;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预报及固体废物处理领域成果显著……科研成果“接地气”,成为了生产力,正实实在在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有人说,解读一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就如同解读一年来创新中国的脚印。的确如此,但今年的大会不是一次简单的“年度例会”,它更是对严谨、踏实、认真的科学精神的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