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湖南特点哲学社会科学
2017-09-07 08:23:08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廖慧文] 字体:【

■编者按

9月6日,全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蔡振红发表重要讲话,省委党校、省教育厅、省社科院、湘潭大学负责同志交流发言。本报今天摘要刊发他们发言的精彩观点,与您共享。


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

紧扣主题主线做好社科理论工作

蔡振红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紧扣主题主线做好社科理论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展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

1 把握首要任务,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

学习研究、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社科理论界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加强选题规划、加强资源整合,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理论贡献,推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提供有力学理支撑,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

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7·26”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认真研读,不断深化对讲话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的认识,深化对讲话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的认识,更好地武装头脑、明确方向。要结合正在组织开展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更好地把理论和舆论统筹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推向新的高度、新的深度,切实打牢对标看齐、保持高度一致的理论根基。

切实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对这些重要论述,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研究阐释、全面贯彻落实。

紧扣主题主线做好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社科理论工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社科理论界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主要任务,就是坚持举旗导向、深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营造浓厚氛围。会前,要继续加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组织力量梳理总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重大成果,深入研究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会后,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和面向基层群众的微宣讲。

2 大力推进“985”建设,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更大繁荣发展

为推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省委鲜明提出要构建“九大重镇”、做强“八大学科”、建设“五支队伍”。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正确把握,提高工作站位,增强推进“985”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要突出“姓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思想舆论主阵地。要突出“姓共”,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站稳政治立场和理论立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突出“姓湘”,彰显湖南特色,推出更多具有中国气派、湖南特点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做大、擦亮、叫响社科“湘字品牌”。

要进一步聚焦工作重点。始终聚焦“985”建设明确的重点研究方向、重点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工作谋划和部署上,自觉把本地本部门的年度任务与这个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制定详细目标计划,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和保障措施等,采取项目化管理,有步骤、分阶段地推动“985”建设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注意回答好三个方面的问题:党中央推进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要进一步强化基础支撑。强化平台支撑,充分发挥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强化体系支撑,加快构建植根本土的学术体系、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科学权威的教材体系、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强化人才支撑,努力在全省上下形成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向特色化、优势化、规模化聚集,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学术创新和方法创新,着力打造“原版”“新版”“湘版”的哲学社会科学。

3 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支撑。全省各级党委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抓好中央和省委文件的贯彻落实,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作者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中共湖南省委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最近,中共湖南省委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紧密结合湖南实际,对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重大部署。

《实施意见》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强大动力和支撑。当前,我省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深刻把握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始终遵循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研究导向,坚持服务大局和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和人才带动,坚持做强湖湘特色和开放发展,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使湖湘文脉得以赓续光大,湖湘学派得以全面振兴,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湖湘因子”得以充分涌现、竞相迸发,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湖南在“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思想高地、理论高地和学术高地。

《实施意见》强调,巩固提升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加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围绕培育打造社科“湘字品牌”,首次提出了“985”系列重大举措,即精心构建“九大重镇”:构建以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为核心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重镇、构建以毛泽东研究为核心的红色文化研究重镇、构建以国学湘学研究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重镇、构建以省级重点智库为核心的应用对策研究重镇、构建以两型社会研究为核心的生态文明研究重镇、构建以三湘四水民族民俗民风研究为核心的地域文化研究重镇、构建以文化创意研究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研究重镇、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研究重镇、构建以军民融合研究为核心的国防经济研究重镇;加快完善学科体系,凝练做强“八大学科”,瞄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打造社科理论“湘军”,重点建设“五支队伍”:建设一支真学真懂真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一支善于建言献策的智库研究队伍、建设一支传承弘扬湖湘优秀文化的国学湘学研究队伍、建设一支乐于善于传播正能量的社科理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一支家喻户晓的社科理论普及推广队伍,等等。

《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更好发挥社科理论“湘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对完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构建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提出了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

打造湖南新型智库 不断提高服务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刘建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功能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社科院作为省委、省政府直属的社科研究机构,一直把建设新型智库作为重要发展目标。2016年,我院成功跻身“中国最具影响力智库阵营”,在“全国地方社科院系统影响力智库”“中国地方党政智库透明度”和“智库建设理论研究”等排名中均居全国前列。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创新建设机制,激发新型智库发展活力。第一,创新科研组织机制。将全院科研力量集中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共享发展、湖南创新发展与社会建设、湖南历史文化四个方向上来,并相应组建16个研究团队,形成研究方向—研究所—科研团队有机结合的科研组织新格局,基本实现了科研方式由个人单打独斗向注重集体攻关、科研领域四面出击向科研重点方向聚焦的转变。第二,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同等对待智库成果与学术成果,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经费激励上,研究报告、决策咨询与学术论文、科研专著都能获得同等认可。修改完善了《科研评价与优秀成果管理办法》,加大对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第三,创新课题资助机制。制定了《智库研究方向成果收购课题管理办法》,把事前的“课题招标制”变为事后的“成果收购制”,并且只对符合相应研究方向的优秀成果予以支持。2016年实施这一制度以来,全院共收购高质量科研成果153项,较好地解决了科研工作中“重立项、轻结项”“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

拓展工作平台,夯实新型智库发展基础。我院承担了《决策参考》《湖南智库成果专报》、湖湘智库论坛、湖南智库网、湖湘智库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全省智库公共平台的建设任务。两年多来,我们严格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精心组织、加压奋战、规范运行,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上述平台做出了较大影响。《决策参考》《湖南智库成果专报》因问题导向精准、对策建议可行,获得了广泛关注,领导批示量一直稳居高位,较好发挥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湖湘智库论坛”已成为我省年度智库盛会;“湖南智库网”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信息发布与成果展示平台;“湖湘智库微信公众号”获得国内智库学者的广泛关注。此外,我们还定期发布年度十大智库研究成果,出版和发表了一批高质量著作与论文,目前正在加快智库大数据平台建设。

推出重大成果,提高新型智库服务水平。我院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共享发展理论与实践、农业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调研、集体攻关,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自2015年开展新型智库建设以来,我院共推出应用对策研究报告200余篇,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42项60余次,进入省部级应用决策成果20余项。去年以来,1项成果荣获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共有5项成果获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多项成果进入党政决策,优秀智库成果产出迎来丰产期。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

提升原创能力和服务水平

黄云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方面军,要把握时代需求,创新体制机制,突出优势特色,立足改革实践,坚持创新引领,大力提升原创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全面激活原创能力的良好环境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是关键。高校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聚焦体制机制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实现学生、学术、学科发展体系的有机统一。

湘潭大学努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行动计划,研究制定社科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十三五”社科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的规章制度,从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团队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激励与重点约束,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生、学术、学科评价体系,为科学研究进一步“松绑” “加油”。“十二五”以来,湘潭大学依托毛泽东思想研究核心竞争优势,整合优质社科资源,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体系完善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群,有力支撑了学校人才培养、社科研究和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提升了学校的学术贡献度与社会影响力。

突出优势特色,瞄准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化研究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实际,瞄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化研究。作为社科研究主力军,高校要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把提升原创能力和研究质量作为关键点和着力点,切实承担起理论创新、思想引领和价值创造的重任。

湘潭大学充分利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群的综合优势,组织协同攻关,深化理论研究,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跨学科交叉研究,获得了一大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二五”以来,共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和重大招标项目6项、重点项目18项、其他项目152项。推出了《毛泽东著作辞典》《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系列丛书等成果,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聚焦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传承红色基因,推出了涵盖151种进步期刊、428册、3亿余字的《红藏:进步期刊总汇(1915-1949)》,加强《红藏》品牌的大众化、数字化研究与开发,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立足改革实践,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实践为立足点,以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为着重点,提炼和概括出有学理性、规律性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走出“书斋”,既“顶”又“立地”,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湘潭大学立足改革发展实践,努力做好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研究。先后获立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余项,提交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报告。特别是围绕研究阐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组织全校社科研究精干力量,中标省社科基金6个重大项目,重点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推进“三个着力”“四个体系”“五大基地”等开展深入研究,推出了系列成果,为推动改革攻坚克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系湘潭大学党委书记)

充分发挥高校的重要作用

肖国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影响重大”“高校要发挥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当好生力军”。我省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在构建中国特色湖南特点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高校构建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责无旁贷。高校既是研究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镇,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必须在构建中国特色湖南特点哲学社会科学中主动担当、奋发作为。一是坚持正确导向。高校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又要在理论创新、思想引领上走在前列;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可用之才;三是主动服务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高校必须聚焦全省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努力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发挥好“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四是突出湖湘特色。高校要积极传承湖南红色文化,大力挖掘湖湘文化蕴含的时代内涵,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湖南的生动实践。

高校构建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来势很好。近年来,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呈现出新气象新风貌。一是深化了理论研究。2016年,全省高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168项,获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8项,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6%和88.9%;二是推进了体系建设。2016年,中南大学“社会科学总论”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全省高校共有哲学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86个,有38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进入了全国前20%;三是加快了平台建设。目前,全省高校共有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智库、13个哲学社会科学类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5个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6个省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是强化了队伍建设。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新增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7人、湖南省首批智库领军人才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

高校构建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任重道远。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省教育厅将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推动全省高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湖南特点哲学社会科学。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组织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高端智库、项目团队等加强理论研究和阐释;二是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文学、管理学等学科建设,力争一批特色和优势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和全国前10%。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相统一,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标准、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和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三是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四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实施湖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支持培养、思政杰出青年人才培养等各类人才计划,把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队伍建好建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严查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生态。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