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他是世界顶尖的炼钢专家,因主导引进“转炉溅渣护炉技术”,使我国钢铁企业吨钢成本节省4元左右,由此获得国务院颁给外国专家的最高奖项——“友谊奖”;
他是安赛乐米塔尔集团(简称“安米”)的顶级专家,目前在湖南执行安米对华菱的技术转让工作,将世界最先进的炼钢技术带到华菱,助推着这家湘企攀越行业之巅;
他是美籍华人,出生于宝岛台湾,有一个中国胃,更有一颗中国心,在湖南工作生活7年,对湖南怀有特殊的感情——
蔡焕堂:“中式”洋专家与湖南的情缘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唐爱平
高大的厂房、庞大的设备,挥洒着粗犷的工业线条;空气火热发烫,铁水沸腾不已……
这是三伏天的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210转炉炼钢厂,在蔡焕堂看来,这一切都散发着“带着钢铁气息的工业美感”。从青年时代开始直到现在,每一次走进炼钢现场,都会燃起其血液中的激情。
到明年7月31日,蔡焕堂在华菱的合约期限将届满。他觉得时间紧迫,密集地邀请专家前来讲课,组织大家出国参观考察,每周三晚上、每周六白天,都有例行的讲座与培训……
1 “中国还有足够多的高山可以攀登”
进入炼钢厂,爬上楼梯,经过高温转炉,来到控制室,蔡焕堂身板笔直,走路带风。人们很难意识到,这是一个心脏装着支架的老人。
穿着厚实的橙色工作服,走在工人当中,蔡焕堂就是一个普通员工的样子。他跟别人最大的区别,即满头灰白的头发,66岁的他是涟钢最年长的工作人员。
蔡焕堂察看了前一天的设备故障时间、中断连烧次数等生产指标,重点关注连浇炉数和铁水单耗,“连浇炉数11炉,还不错;铁水单耗这个月以来都在860公斤左右,很好……”
从2010年到湖南执行安米对华菱技术转让开始,蔡焕堂一直致力于改进关键生产步骤,节约成本、提升能源效率、进行工艺开发等。蔡焕堂认为:“在美国,钢铁工业的巅峰期已过,而中国还有足够多的高山可以攀登。”
2010年左右,涟钢已经完成装备升级改造,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但人们的观念和操作水平还亟待提高,用涟钢人的话说,“我们有了一个金鸡婆,但下的是普通蛋”。
作为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冶金博士、安米研究发展部首席研究员,蔡焕堂带来了许多具有颠覆性的前沿理念,并在涟钢不断实践,推动涟钢向世界级的制造商进发。
钢铁行业有“吨铁吨钢”之说,也就是说,炼1吨钢要消耗铁水1000公斤。得益于蔡焕堂的悉心指导,今年以来,涟钢每吨钢的铁水消耗历史性地降低到900公斤以下,连浇炉数也由四五炉变成10多炉,吨钢铁水消耗、冶炼周期等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此前,华菱生产用电有一半需要外购,一年电费最多时需要30多亿元。蔡焕堂极力倡导二次能源利用。华菱充分利用炼铁炼钢的余热余温发电,如今,涟钢、湘钢的自发电率都已高于85%,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安米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钢铁制造商,蔡博士把最先进的钢铁技术和理念带到华菱,让我们找到了追赶跨越的方向。”涟钢总经理肖尊湖说,蔡焕堂带来的安米技术,让涟钢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蔡博士让涟钢这个‘金鸡婆’开始下‘金蛋’了。”涟钢员工更喜欢以通俗的比喻夸奖蔡焕堂的功劳。
涟钢的汽车板用钢生产体系,正是在蔡焕堂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2012年6月,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VAMA)启动建设,作为VAMA的上游基板供应商,涟钢由此开始了从普通板材迈向高端汽车板材的艰难攀登。
“这些年在安米的技术支持下,涟钢的汽车板基板质量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蔡焕堂介绍,有了高质量的汽车板基板,今年以来,VAMA持续盈利,已成功开发出系列高端汽车板,并顺利通过一汽大众、长安福特、菲亚特、德国本特勒等多家主流汽车主机厂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认证审核。
2 “我愿将毕生所学贡献给湖南”
7月26日晚,VAMA基板技术专题研讨周三例会,蔡焕堂照例第一个走进会议室。
讲课过程中,蔡焕堂忽然停下,温和地对一位年轻人说:“回家后再玩手机吧。”
离开湖南的日子还有1年,他就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每周保持2次以上的技术讲座和案例分析,双休日都会参加公司的技术研讨会。去年大年三十,蔡焕堂才带队从法国考察回到长沙,然后转机回台湾与家人吃年夜饭。蔡焕堂还是中南大学的客座教授,经常到国内的高校、钢厂交流讲学。
“我愿将毕生所学贡献给湖南。”蔡焕堂多次这样表达,他认为涟钢的设备在中国是最先进的,美国二三十年前的设备还在生产优质汽车板,涟钢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把质量搞上去,关键是要培训好“人”。
“蔡博士所做的一切远远不止于合约内容。”华菱涟钢总经理肖尊湖说。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接受安米的汽车板生产技术,涟钢专门成立了一个技术小组跟随蔡焕堂“贴身”学习,每年还安排了500多万元的技术培训费用。一个尽心教,一个用心学,涟钢这个汽车板生产的“小学生”进步很快,一步步赶超成为了“大学生”。
“就像大学教授教小学生微积分,需要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地教,”涟钢技术中心罗纲介绍,蔡焕堂第一次到涟钢讲汽车板时,全厂没有一个人听得懂。几年后蔡焕堂拿出同样的PPT再次讲解,大家才觉得豁然开朗。大到整个汽车板用钢生产体系的建立,细到一个表格、一个报告,他都不遗余力地传授、把关。
涟钢技术中心的赵如,因为同一个取样方法,曾请教过蔡焕堂3次,每一次,蔡焕堂都同样地耐心温和。
蔡焕堂是毫无保留的,办公室和家,随时向所有技术人员敞开。他电脑里的文件,可以直接拿U盘拷贝走。涟钢人说,这些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宝贝”。
除了技术的传授,还有作风的影响。涟钢技术中心邓必荣还记得2010年第一次见到蔡焕堂的场景。那天他被派去办公楼门口迎接刚刚到任的蔡焕堂,左等右等,都没有接到人,询问同事才知道专家早已直接去了设备维修现场。“有问题,第一时间到现场”,这是蔡焕堂的工作原则,也渐渐成了涟钢所有技术人员的工作守则。
在华菱及涟钢服务7年,蔡焕堂用统一规格的笔记本记了数十本笔记。他喜欢用蓝墨水写字,字如其人,敦厚严谨,有如印刷体。他做的PPT简洁严谨,笔记图文并茂,带有鲜明的“蔡氏”风格,已成为涟钢人学习的范本。
转炉炼钢厂精炼车间主任谢建府写过一份分析报告交给蔡焕堂。两天后报告送还给他,上面密密麻麻修改过的,不仅有技术上的细节,连错别字标点符号都精心订正了。这是谢建府上过的关于“严谨”最深刻的一课。
转炉炼钢厂技术科长周军军,大学毕业进入涟钢成为一名炉前工。有一次随蔡焕堂去俄罗斯钢厂参观访问,进厂之前,外方有一个安全生产理念的介绍,周军军觉得这不是什么高新技术,就心不在焉地四处张望,却瞥见蔡焕堂拿着笔记本,已记了满满一页。从此以后,无论何时,周军军都养成了认真记笔记的习惯。
3 “我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
一日三餐,蔡焕堂几乎都在涟钢的员工餐厅用餐,“食堂的饭菜做得很不错。”
在美国生活多年,始终只习惯吃米饭,除了觉得娄底的“三合汤”实在太辣了以外,湖南的食物很合他的胃口。“我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他对记者说。从胃到心,从内到外,蔡焕堂都是“中式”的。
出身于台湾农家,蔡焕堂有着中国人的勤奋。靠自己的努力,考入台湾最好的高中和最好的大学,拿下美国硕、博学位,成为全球最大钢企的高管。如今他的做派仍像最朴实勤劳的中国老农,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农村人不怕吃苦。”
“考考你,锡矿山产什么?这是我小时候的地理试题。”他得意地问记者。自小他就从课本里知道,锡矿山产锑不产锡;他知道 “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也背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还有一批祖籍湖南的中学同学,其中包括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他对中国的一切充满热情,对湖南尤感亲切。成年后,蔡焕堂一直在寻找机会到中国亲身感受、验证这一切。
1993年,蔡焕堂主动争取到一个机会,第一次访问中国,参加一个技术研讨会。随后几年,这个会讲中文的美国人,成为冶金部和中国各地钢企的“红人”,每年都要到中国传授“转炉溅渣护炉技术”,该技术使我国钢铁企业吨钢成本节省4元左右;以2016年全国钢铁产量计算,年可节省炼钢成本50.4亿元。1999年,蔡焕堂获得国务院颁给外国专家的最高奖项——“友谊奖”。
2005年,第一次到湖南,参与安米与华菱的合作谈判。其时,中国钢铁工业正突飞猛进,蔡焕堂也有了大干一场的豪情。
2006年,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刚3个月,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他就来到涟钢,亲眼见证涟钢第一座RH精炼炉(一种先进的炼钢法,全称为真空循环脱气精炼法)投产。
随着安米对华菱技术转让正式实施,他申请到华菱工作。“中国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我年纪大了,再不去就来不及了。”他这么说服妻子。
2010年,蔡焕堂的申请获得通过,正式开始了在湖南的生活。
“中国真美,和书里读到的一样,和想象中一样。”7年间,他到处寻访全国各地人文和自然美景:去宁夏,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去乌鲁木齐,寻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蛛丝马迹;吟诵着《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到赤壁怀古……中国的书法、诗词、京剧、围棋,也都令他赞叹沉迷。
7月23日,星期天,天气热得不像话,蔡焕堂却和友人顶着大太阳去了一趟涟源湄江景区,归来依旧兴致勃勃:“山、水、湖、洞,美不胜收啊!”
“我要感谢湖南给我的馈赠,”蔡焕堂说,有生之年,能在中国服务,人生因此而圆满;而能将自己的技术本领施展于此,更是拥有无可比拟的成就感。
他也是想家的。采访中,他主动邀请记者翻阅家庭影集。他有一儿一女,7个孙子孙女,都在美国生活。7年间,每年只能见上一两面,“孙子大的10岁,小的1岁,小一点的都不认识我。”蔡焕堂有些失落。妻子也因此一再催促他回家。
蔡焕堂原本在华菱的合约期是3年,后来合约期延长,变成5年,后来又变成了7年。
66岁在国内早已是退休年龄。“这一次合约期满,您还会延期吗?”他思索着回答:“只要健康允许、中国需要,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记者手记
一个有情怀的技术“大拿”
周月桂
一个66岁的美籍华人,放弃含饴弄孙的生活,远离家人,来到中国加班加点工作,而且不拿一分钱加班工资,图的是什么?
“有生之年,能在中国服务,人生因此而圆满;而能将自己的技术本领施展于此,更是拥有无可比拟的成就感。”蔡焕堂言语诚挚、情怀灼热,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在精致的利己主义、庸俗不堪的成功学盛行的当下,这个作风有些“老派”的美籍华人,向我们展示了情怀的力量。
这个世界上技术权威不少,但像蔡焕堂这样有情怀的技术权威不多。醉心于冶炼、热爱着中国,这是属于蔡焕堂的浪漫情怀与可贵初心。
采访中,蔡焕堂颇有兴致地说起“陶侃搬砖”的典故,背诵《岳阳楼记》,古诗文信手拈来。也许得益于中国文化的滋养,他身上透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天地、时空的敬畏与大爱。
在工作之外,蔡焕堂对各种“好处”不敏感,对物质要求甚低,精神世界纯粹宁静。
专注与勤奋,让他在花甲之年仍在创造巨大价值;情怀与梦想,让他的白发熠熠生辉。
我们知道,中国钢铁产能全球第一,但制造圆珠笔笔尖“球珠”的不锈钢,却要从国外进口。中国的制造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切都要靠“人”,实力和情怀兼备的人。
采访结束,蔡焕堂寄语年轻人:“中国现在进步很快,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读点人文书籍,而不仅仅是懂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