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守住“钱袋子”先要提高金融素养
2017-07-16 07:30:0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肖秀芬] 字体:【

欧阳金雨

银行存款、理财产品、投资基金、债券、房地产、人寿保险和期货,风险最大的是哪一项?这是一道测试居民“金融素养”的测试题。测试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只有29%的人选中了“期货”这一正确选项。

中国人民银行7月13日发布了《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报告》显示,东部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金融素养高于农村居民,消费者收入与金融素养在95%的水平以上显著正相关,“务农”与金融素养显著负相关。有鉴如此,《报告》呼吁,对在校学生、边远地区贫穷人群、劳务流动人口等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教育专项活动。

“金融素养”一词,对许多人来说,还较为新鲜。正因如此,央行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金融素养调查,更具有警示意义。

当前,金融理财产品五花八门,夹杂着某些虚假宣传的理财产品,使整个市场良莠不齐。很多消费者并不能科学识别金融产品背后的风险,很容易盲目追求高收益的金融产品。此前频频曝光的P2P跑路事件,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就是典型案例;备受关注的“校园贷”乱象,也与消费者缺乏相关金融风险意识有很大关系。

公民金融素养的缺失,并非特定群体或地域的孤立现象。日前,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2016年《全省网络交易监管典型案例》显示,当下的互联网传销往往都披上了“理财”的外衣,缺乏理财专业知识的高收入群体,往往成为金融诈骗围猎的对象;一些低收入群体期待一夜暴富,很容易掉入金融诈骗的陷阱。现实生活中,一些老年人由于金融知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不足,被“高收益”吸引和虚假宣传诱惑的例子时有所闻,有的毕生积蓄甚至因此打了水漂。

较高的金融素养,能保证自己做出明智的财务决定。在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提高百姓的金融素养,是亟须补上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