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姜鸿丽
一把琵琶,几只胡琴,便述说一个故事;数声清唱,些许道白,便成就一段传奇……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丝弦的艺术精髓。
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沅澧一带的地方曲种,以说唱为手段的艺术形式,演唱时用扬琴、琵琶、三弦、胡琴等丝弦乐器伴奏而成为丝弦;又因用标准的常德方言演唱而得名常德丝弦。
常德自古以来是名人雅士荟萃之地,更是歌舞之风盛行之地。今年70岁的雷元淦从常德市艺术研究所所长任上退休,从事40多年文艺工作的他说起常德丝弦的发展史,娓娓道来。明末,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与常德桃源人江进之的书信中,就提到了“银纽丝”“挂枝儿”等曲牌。清中叶以后,人们在各类喜庆吉日招待亲友,或是商铺开业(只唱红不唱白)时,纷纷邀请丝弦艺人唱曲,并在请帖上写下“雅韵赐奏 伏乞早临”,甚至厚礼相待,轿子迎送。贺小昆是咸丰年间最有影响的丝弦名家,经他整理流传至今的传统曲目有《双下山》《二度梅》《黛玉葬花》等。明末清初,贺小昆最得意的弟子徐梅清艺术态度十分严谨,他在演唱中一字一腔从不马虎,并要求他人也一丝不苟。徐梅清在50多年的演唱生涯中,丰富了丝弦音乐的内涵,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徐派”。他的唱腔获师傅认可及同门师兄弟的赞许,后成了常德丝弦传承的标准唱腔。
新中国成立后,徐梅清虽已年逾古稀,仍重操旧业,收匡鹤龄、戴望本、聂银根等人为徒,培养了一批造诣较深的丝弦演唱者。1953年,徐梅清与李玉成等人组成“常德市民间艺术老丝弦组”,开展演唱活动和丝弦的挖掘整理工作。《秦香莲》《昭君出塞》《宝玉哭灵》《扫松》等不少曲目成为经典。在徐梅清和市政府文教科干部黄挥等人的努力下,常德丝弦开始从生命复苏走向繁荣兴旺。上世纪50年代,常德丝弦盛极一时,从常德到湖南,从湖南到中央,声名远播,吸引了中央民间歌舞团、湖南省民间歌舞团、省文化局等地音乐、曲艺专家来常德采风,学习常德丝弦。这当中还有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身影。
而真正让常德丝弦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是湖南省民间歌舞团的歌队队长金汉珊。1957年,由她演出的常德丝弦《扫盲运动到了乡》不仅在第一届全国曲艺表演中获奖,还在怀仁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到了1960年,常德市民间艺术老丝弦组在市内大河街、小西门和大西门外增设三个演唱茶社。次年,匡鹤龄、戴望本等人又组织成立常德丝弦第一个专业性表演团体——武陵春曲艺社,地址在小西门茶馆,1962年移址到东门茶馆。他们一边将曲艺社经营得红红火火,一边口传身授,将他们所掌握的常德丝弦曲目及演唱艺术毫无保留地传给第一代嫡传弟子。
曾经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戛然而止的常德丝弦,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重创。1968年,常德市曲艺队撤销,新老艺人全部遣散,或被分配到街道民办工厂、商店,或被分配到专业演出团体。常德丝弦的传承被迫中断。
常德丝弦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时,是1971年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成立。该宣传队以常德丝弦为主,兼演其他曲艺节目。常德丝弦又因宣传队一曲《新事多》再次红遍全国。晋京演出33天,演出达25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分别录音录像播放。随后编排的《青山伴我唱丝弦》《飞车救亲人》《一枝花》等曲目多次在全省全国获奖。这让不少丝弦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常德丝弦也在这种来往交流中名达海外。
从濒临灭绝到生命复苏,从抢救挖掘走向繁荣兴旺,常德丝弦一路走来,起承转合散发出独特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