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三湘时评丨扶贫不能养“懒汉”
2017-05-06 07:26:43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廖慧文] 字体:【

廖红兵

脱贫攻坚正处于冲刺的关键期。常言道,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志气”何来,怎样扶起来?首先要用有效的帮扶措施祛除贫困群众心里的“懒性”,真正让扶贫政策不养“懒汉”。

“懒性”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懒”与“难”有着某种关系,多数人都是因“难”而“懒”。这主要是相对于自己的能力来说有“难”度,或是“力所难及”,或是“力所不及”。而“懒汉”是人存在的一种状态,是“懒性”膨胀的结果。对“懒汉”来说,工作生活中即便是“力所能及”甚至“轻而易举”的事他都不做,更别谈“力所难及”和“力所不及”的事了。

扶贫是着眼于“解民难”、促进社会公平的正义之举。搞清楚“懒性”与“懒汉”的区别,有利于我们识别“真懒”“假懒”。“真懒”“假懒”的识别解决不好,会造成“应帮尽帮”对象的遗漏,更容易在群众中产生依赖心理、攀比思想。

对于贫困群众来说,凡属“力所不及”或是“力所难及”的事情,就是扶贫攻坚的着力点和主攻点。贫穷,实质是可占有、可调动的资源稀少,各种救济工具稀缺,这是贫困群众萌生畏难情绪的主因。针对这部分群众的扶贫帮困,就应当给予必要的投入,激发他们“要脱贫”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

好政策不应鼓励懒人,也不能助长基层“等靠要”的心态。拉着手能站着,撒开手就瘫下,这个“脱贫成果”相当脆弱,注定走不远。各地扶贫干部要向贫困群众解释清楚:扶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但不等于扶贫干部干得热火朝天,个别贫困户却在墙角晒太阳。多劳多得的原则,曾经成功调动人们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如今在扶贫开发中也应贯彻这一理念,让勤劳者多得、多劳者先得,让勤劳者致富、多劳者先富。

俗话说,塞手里锄头容易,教会人锄地难。对于脱贫攻坚来说,“教会人锄地”,恰好是走向富裕时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