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学院街深
2017-05-05 08:27:21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廖慧文] 字体:【

洪孟春

今日长沙,成片的老街已为数不多。学院街区算是其中之一。以地域范围来界定,湘江大道以东,步行街以西,人民路以南,城南路以北,这一区域,即为现存的学院老街区。

春日,我从湘江边的古潭街南口拐进去,阳光从房檐与树枝的缝隙里漏下来,青石板铺就的街面上,晃动着熙熙攘攘的影子。街太窄,随便几个人走动,就显得十分热闹。街巷深处涌起的微风穿堂而来,一阵一阵的,有时波澜不惊,有时卷起人们的衣领,有时也会撩起妹子们的裙裾。若是夏天,感觉更爽,仿佛漫步在明清或更远朝代的弄堂里,小巷深深,凉风习习。这时候,好想自己身着蓝衫,手执白扇,最好还牵一位衣袂飘飘的女子,不紧不慢,三拐两折,就到了学宫遗址。

学宫遗址所在地,叫文庙坪。文庙,即孔庙,是封建社会官府和学子们供奉、祭祀孔子的场所。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吴仲复任潭州知州,当时长沙民穷地困,吴认为兴潭必须办学,便依托文庙建造学宫。落成之时,王安石发来“贺电”,电文叫《潭州新学》。学宫成为当时长沙府辖12个县州的最高学府。

遗憾的是,学宫建成后,一直在历史长河中起伏沉浮,历经沧桑和劫难。元军屠城时,学宫毁于一旦;张献忠破城后,将学宫付之一炬;吴三桂攻占长沙,文庙做了马厩,学宫再次被毁。清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城,炮轰魁星楼,学宫又遭重创。好在历代长沙官民崇儒尚学,学宫虽屡遭损毁,却又不断修复或重建,仿佛一株文化火种,在这一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比如,太平军败走后,善化、湘阴等县士民捐银10万两,恢复学宫。到同治五年(1866年),巡抚李瀚章主持大修后,学宫达到鼎盛。清光绪《善化县志》长沙府学宫图记录了当时的规模:正殿五进,为棂星门、大成殿、御碑亭、崇圣祠和尊经阁;西面有训导署、名宦祠、乡贤祠、射圃;东面有教授署、明伦堂、文昌阁、屈子祠;东南角还高耸着魁星楼。可惜到了1938年,学宫毁于“文夕大火”,现仅存一座石坊,已被长沙市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大凡学宫所在,定是当地文脉。封建时代的长沙,莘莘学子齐聚学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的是学优而仕,一举成名。虽然现在仅剩一座石坊,但“道冠古今”的题额依然翰墨飘香。如果屏心静气,仿佛还能听到书声琅琅。我想,这书声一定源自学宫的史册,源自文脉的传承,也源自比邻而居的百年名校——长郡中学。

闻着书声再往里走,经过一道门,叫“贤关”。关取“贤”名,许是脱胎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意境,想必当年在此过往盘桓的,多为社会贤达。走出贤关,就会再次跌进老街盘根错节的棋局里。樊西巷、黎家坡、师敬湾、石井巷、豆豉园、德厚里、半湘街,在不到0.2平方公里的狭小区间里,分布着上百条小街微巷。说学院街深,并不是说街有多长,巷有多远,而是指街巷繁多错落,迂回起伏,既曲径通幽,又互通款曲,陌生人走进来,如同走进了迷宫,不绕几个圈子,是很难突出重围的,所以就显得幽深莫测了。

在街巷里走门串户,寻访登瀛桥、学院衙门等历史遗存,品味遐龄井、泉嘶井等古井清泉,尝一尝臭豆腐、辣干子、梅菜饼等风味小吃,看一看沿线的商号酒旗,把玩一番地摊上的陈器旧物,都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