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欧阳金雨
4月19日,2017年全国全民阅读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比2015年增加了0.02本。尤其值得高兴的是,0-17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0%,比2015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比2015年增加了1.15本。
有人说,现在是数字时代,看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上面的这组数据,直白地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代,也不管阅读形式如何演变,书的价值始终伴行,阅读的春天从未远去。
最近网上有句很流行的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人们之所以对读书有“崇拜”,源于阅读本身的魅力。
阅读,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因为它,一个人的学识、阅历乃至生命的体验不断累积。相反,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阅读,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读《资治通鉴》,知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红楼梦》,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让人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爱好,认为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如今有人总是拿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对比,认为数字化阅读早晚会代替纸质阅读。然而现实并不是如此。用心的人会发现,眼下纸质书阅读率提升已成为一种全国性新现象。这与生活中阅读活动渐多、实体书店回暖不无关系。
打开电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受到观众热捧,人们从中重温诗词歌赋之美;走进新华书店,这里看书的人或背靠书架或席地而坐,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人忍不住与之一起沉入知识的海洋;徜徉街头,各种集阅读、美食、创意于一体的时尚书店如春笋般涌现,每每举办经典朗诵会、读者交流会,那种分享的快乐、激辩的快感,让人无比愉悦。
“粮食强壮人的肉体,书籍塑造人的精神。”精神就像人另一半的生命,为了生命更美,阅读的春天一直都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