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湖南日报评论员:契合时代大势 贴近民心民意
2017-04-12 07:04:55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周杨] 字体:【

契合时代大势 贴近民心民意

——《人民的名义》热播启示录(1)

湖南日报评论员

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以来,热度持续攀升。从“达康书记的表情包”到各色“育良粉”,从原著一周卖出46万册的天量,到湖南卫视“破3”的收视率,用“走红”一词还不足以形容它的火爆。有人在网上分享着自己的快乐:坐高铁时打开“iPad”看《人民的名义》,不一会儿发现自己身后竟然围着六个人,全是来看剧的。

这部堪称“高大全”“伟光正”的电视剧,一开播便成了“现象级”作品!它走红的“密钥”到底是什么?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影视作品向来有着细分化的受众群体。但《人民的名义》以罕见的表达尺度直击当下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痛点”,在艺术表现上“拍出了大家想象中的样子”,让受众超越知识、年龄等诸多界限,在一部虚构的影视作品中完成共识凝聚和精神共鸣。

这种“红”,在于作品带着时代体温、紧扣时代大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将反腐败当成凝聚民心、兴党兴国的头等大事来抓。《人民的名义》就是把党铁腕反腐这一惊心动魄、大快人心的伟大斗争展示在世人面前,以艺术的手法还原时代的焦点,还原人民的期待,还原共产党人的初心。

这种“红”,在于作品顺民心、合民意。在历史这幕大剧中,人民群众既是观众,更是“剧中人”,民众关注、热议反腐话题,不仅仅是对落马贪官的猎奇,更是对这一社会痼疾的深恶痛绝。人民群众痛恨腐败,必然会力挺党中央坚决反腐的努力;那些道出民众心声的文艺作品,自然会受追捧、成“爆款”。从这层意义上说,《人民的名义》呼应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热切期待和高度认同。

也许就艺术而言,《人民的名义》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即便如此,它依然如此完美地填平了“一家三代人之间的价值鸿沟”,在“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玄幻剧、宫斗剧、青春偶像剧、家庭伦理剧的包围中脱颖而出,成为近年来罕见的老少咸宜的“国民剧”。有机构统计,自开播以来,关注《人民的名义》的观众,有六成左右是“80后”“95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这也说明,好戏总有市场,市场也会伴随重拾世道人心而回归理性、回归正道。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人民的名义》应该说就是这样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好的文艺作品,犹如阳光能照亮暗角,清风能扫除颓靡。《人民的名义》这部良心剧作让我们看到并相信,总会有一种情怀能够引领时代,总会有一部作品可以代言人民。

《人民的名义》的走红,既是现实主义的回归,也标注出文艺创作的“靶心”:文艺工作者只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不出现偏差,坚持做到与时代合拍、与人民同心,其作品就能引领风尚,就能让观众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