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文化综艺,荧屏上的“诗和远方”
2017-03-17 08:22:10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胡泽汇] 字体:【

李君娜

2017年,文化类节目持续火爆荧屏。从春节期间话题度高居不下的《中国诗词大会》,到近期“高烧”不退的《朗读者》,再到好评如潮的《见字如面》,这些文化节目汇聚成一股综艺清流,成为今年荧屏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节目之所以能赢得大众的拍手叫好,正是满足了人们“诗意栖居”的内心需求,堪称是全民的情感大释放。据最新消息,央视今年还将推出一档大型中华传统文化节目《戏曲大会》。

网络时代呼唤更高级的审美

“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没有你,即使我爱了一百个人,或有一百个人爱我,我的灵魂也将永远彷徨着。”《朗读者》中,结婚26载的夫妻朗诵了民国时期翻译才子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诗,打动了无数观众。

根据最新的豆瓣评分显示,《朗读者》以9.2分领跑综艺榜,紧随其后的是9.0分的《见字如面》,之前的《中国诗词大会》的分数是8.5分。三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分数持续碾压绝大多数综艺节目,并非偶然。

文化综艺获得口碑本在“情理”之中,但获得高收视率却在“意料”之外:今年2月初收官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以市场份额力压第二名30%的绝对优势,夺冠收视榜单。而最近推出的《朗读者》,收视率达到0.907%,连续进入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前十。

这些节目到底靠什么频频击中观众共鸣的神经?无论是拼诗歌的《中国诗词大会》,还是读信的《见字如面》,又或是通过文字讲述故事的《朗读者》,几乎有着一致的审美层次。有业内人士总结:“文学之美、文字之美、情感之美,这三种美通过荧屏浸润开来,安静不喧哗,缓慢不急躁,直抵心灵,是网络时代一种更高级的美感。”

此前,荧屏综艺节目长时间陷于同质化、嘈杂化、缺乏深度和营养、娱乐性强的诟病中。这些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表示,人类文化有强烈的自我修复功能,不会老拿无聊当有趣。有网友说:“前两年,网络综艺中最火的是卖傻卖萌的节目,现在已经被卖聪明卖智慧的节目换代了。”

“诗和远方”的呼唤

“诗和远方”也可以抵抗网络时代的刻板化和碎片化。一位网友这样表达“话风”的改变:“失恋的时候你就不只会说‘蓝瘦,香菇’(网络语言:意即难受想哭),可能就会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来表达;想念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是只会说‘我想死你啦’……”

有专家认为,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如《中国诗词大会》,它已经成为一个引子,将长期默默植根于社会中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出来。《见字如面》则唤醒了人们对“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的回忆,书信中饱含的情感给互联网时代带来一场深情的集体回望。

这些节目最打动人的地方,帮观众找了回“初心”。

综艺清流需细水长流

实际上,从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2014年的《中国成语大会》,近年来,文化类综艺未曾缺席。而几档同类节目在今年同期火爆,并非偶然现象,但也并不意味着“春天”到来。在业内人士看来,文化综艺类节目若不在节目形式上持续完善和创新,让文化的“阳春白雪”彻底落地,再火的节目或许也只能成为一时谈资,无法真正用文化去影响观众。

一位知乎网友表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是要搞文化复古,不是要做古人的翻版,而应着眼于一个“兴”字。今天,“兴”的意涵可以理解为“兴旺”和“创新”,希望这样的文化热潮能够长期保持下去,聚集成为一股扎扎实实的文化竞争力。

综艺清流,更重要的是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