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深读丨经武门的逝水流年
2017-02-11 10:21:47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廖慧文] 字体:【

新湖南大厦外景。

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李文耀

由正南方逆时针数起,长沙古城有五座城门:黄道门、浏阳门、小吴门、新开门和湘春门。护城河,即便河,系围绕长沙古城墙修筑的人造河,用以防卫城池。

便河从西湖桥处引湘江水,绕此五门一周,经南向返入湘江,河深宽各6.3米,各城门外设吊桥,早晚定时起放。

清末,城外建新军二十五混成协四十九标、五十标驻地操坪。为方便新军进出城,于东边城墙处新开一城门,取“整军经武”之义,名曰“经武门”。

民国初年,拆除城墙,便河填塞,在原址修筑粤汉铁路,铁路东侧形成街道,俗称“便河边”。今日便河边南入口矗立了一块“长沙古护城河故址”麻石镶嵌的青石碑,刻出了清乾隆十四年绘制的“长沙府疆域图”。

画里有高大的古城墙,墙头旗子飘扬;清兵把守开放的经武门;有一条深、宽各一丈九尺的护城河。河的两岸边长满茅草,河里有渔船停泊,桥上有牵马、骑马的人经过。街边全是瓦屋,有一个“酒”字旗飘飞的酒坊,有拖着满载货物的两轮板车,有飘着热气和香味的烧饼店,有一家便河客栈和经武客栈在揽客。韵味十足。

今湖南日报社址即清代“经武门”处,故今日之公交线路牌上“湖南日报站”又叫“经武门站”。20世纪7O年代初出生于此地的我,就在这儿土生土长了近半个世纪。

那时候,报社门前这条路还叫建湘路,这条建湘路当年还是蛮长、蛮威风的,系长沙城内南北主干道之一。20世纪80年代,京广线东迁,建湘路的经武门这一截扩充修建成了“芙蓉路”,建湘路也就只留下了松桂园上坡往西南方向的一截子短路。

在我这个年龄阶段浅浅的印象里,经武门也就是个名字而已,城门是没见过的。报社大门临建湘路,马路对面望着的就是一条铁路。因为留着到东风体育场和烈士公园的道口就正好在大门正对面,所以年幼时经常会抽个小板凳坐在大门口,听道口门闸放下时的铃铛声,看拉着汽笛轰鸣而过的火车。

火车道与建湘路之间还隔着一排民房,想来住在铁路边也是够吵的,所以大多渐渐变成了商铺。铁道口那家烧饼店是最令孩子们嘴馋的,我便经常跑去看店主用长火钳夹烧饼往炉子上贴的动作,暗自吞着口水。

经武门往松桂园走一截,便可见那个设在铁道边的市煤栈。这家黑不溜秋的小栈应该给1970年代的报人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印象吧:因为每到煤车开至长沙市煤栈,一开卸,妈呀,谁家不是一层黑呀!所以大家一听到市煤栈今晚可能要卸煤的消息,哪个不是急匆匆往家里走,生怕窗户关慢了!还是有那么几次没通知就卸煤,一日清晨起来,姐妹们的脸上全成了黑包公,彼此调笑了好久。

报社大门内的那栋50年代苏联专家设计建筑的老办公楼,当年可称得上经武门最端庄、最靓丽的建筑物。多少新老同事,以站在台阶上与湖南日报的金字招牌合过影为荣。直到前几年,这儿被拆了修新湖南大厦,多少被撤离的同事们心中还对这座稳如磐石的老建筑依依不舍呢!

老办公楼原为三层建筑,后因人员增多扩容办公场地,马蹄形的南楼加至五层,北楼加至四层。中部临建湘路(后芙蓉路)的部分没变。三楼礼堂是报人们开大会、团聚的地方,也是孩子们的乐园,经常会放点电影什么的,每年的春节团拜和寒暑假表彰活动也会在这儿进行。

办公楼朝西的中央空地被打造成了一个小花园,小桥流水,假山嶙峋。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几株罗汉松,儿时别的树爬不上的,这几棵好爬,定要爬上去的。树干中部向树冠分叉的地方,这几棵罗汉松还奇迹般地长出了一个小平台,供孩子们端坐聊天。

小花园取名却相对较晚,定下名称约在1980年代初,曰:菊隐园。当时刻石立碑,向报人征字,家父独占鳌头,有幸为该园题字拓碑,园碑一立便近30载。前几年拆楼修厦,花园亦毁,我们全家还不忘来此园碑前合影留念,麻石上已布满青苔,但字印仍十分清晰。

1970年代的院落里至多不过几栋三层楼房,中间更是散布着几栋小别墅。据说这些小别墅都是国民党时期留下的,一般是三户职工分住一栋,每户两间,共用中间的花廊与庭院。1980年代为了建职工宿舍,这些小别墅无一例外都被拆除了,成了现在院中格局。

职工们终于安享广厦,也是好事一桩,但幼时的那些小别墅里清贫却开心的日子,却着实令人难忘。也许是人到半百爱忆旧,至今仍会眷恋小楼前木槿花开与小伙伴们四散藏猫猫的那些美好时光。